今天给各位分享浓得化不开徐志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徐志摩《莎扬娜拉》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以诗歌散文著称的徐志摩,小说写的如何请评价一下
徐志摩还真写过小说,不过长期以来,他的小说被诗歌和散文的艺术光芒掩盖了,论及者少。至今可考的有十几个短篇小说,4则童话小说。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外,还有未完稿的《珰女士》。
我将结合具体的小说,从内容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说说对他小说的评价。
01徐志摩小说的内容思想性优劣徐志摩的小说,描写对象并不很狭窄,其中有革命者(《珰女士》),有正直的较为进步的知识分子(《老李的惨史》),有老实的仆人(《家德》),有罗曼蒂克的留学生(《春痕》),有失去了青春的老姑娘(《两姊妹》),有在赌场上陷入穷途末路的妇人(《轮盘》)。不过,各种知识分子是它的主要描写对象。
徐志摩在小说中所揭示的问题,有一定现实意义。总的倾向是:批判封建守旧势力,暴露社会黑暗,同情贫苦人,贯穿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
比如《春痕》叹息人生易老,青春、美、爱情,如幻影一般,很快消逝,当年人事,而今面目全非,飘荡着淡淡的哀愁。《两姊妹》对告别了青春和欢乐的孤独者,半是同情,半是讽刺。《一个清清的早上》是对中国的奥勃洛摩夫们(俄国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的主人公,一个多余人形象)的揶揄。
《船上》像一曲大自然和淳朴农村的赞歌。《轮盘》讽刺了没落者。《家德》赞扬了仆人的勤劳忠实品质。《肉艳的巴黎》,《“浓得化不开”二则》社会意义甚微。
徐志摩的小说,积极意义较大的是《老李的惨史》、《死城》、《珰女士》。
《老李的惨史》所写的事件和人物,虽不在时代潮流的漩涡中心,但与时代风云有关。作品写一个性格颇怪,正直、憨厚的知识分子老李生命被旧势力吞没的悲剧。
老李因在校学习时成绩优秀,中学毕业后被知事任命为小学校长,遂招致原任校长孟甫的仇恨。孟甫是流氓地痞,没有受什么教育,抽大烟,外遇,侵吞学费,又是“笑面虎”,阴险毒辣。他见族上公议将祭产给了老李,便唆使在军队里当连长的猛三回乡和老李争夺。
按规定,祭产应给有功名的人。结果,老李获胜,猛三失败。但孟甫不死心,在猛三妻子因与人私通,服药致死后,又写信给猛三,造谣说老李逼死了他的妻子。猛三信以为真,盛怒之一下,回乡杀死了老李,然后自杀。
作者对老李倾注着热爱,不时流露出赞美之辞。对于孟甫,则痛加挞伐。感情倾向很鲜明。小说共五节,二、三、四节都将老李与孟甫穿插对照描写:前者正大光明,不以为意;后者毒计不断,欲置人死地而后快。
作品以老李与孟甫的矛盾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这一矛盾冲突所显现的意义,也就是作品的主旨所在。尽管作者也许不是有意将孟甫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来着墨,但作品的艺术警体在客观上却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老李从新学堂毕业,他办学“主张三育并重,德育,智育,体育——德育尤其要紧”。中国封建教育,从来不讲体育。老李的主张,在当时(根据作品称“知事”,可知是清末),对封建教育来说,至少是一种改良,是个不小的改革和进步。老李和孟甫的矛盾,不仅是个人之间的利害冲突,而是正直与邪恶,新与旧两种社会势力之间的斗争。
不过,应该指出,作者奉为正面人物的老李,某些认识也有谬误。例如,他认为:
“现在时代就要酷吏,象汉朝那几个铁心辣手的酷吏,才对劲儿……坏人只配恶对付,杀头,凌迟,都不应该废的,象我们这样民风强悍的地方,更不能废”。
这样肯定酷吏,实际上有利于巩固旧的统治;苛政猛于虎,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作品中这些部分,是它思想内容上的杂质。
此外,作品中关于知事的描写,也有值得斟酌之处。在作者的心目中和笔下,知事是一位“青天大老爷”,他见老李学有成就,就“把自己的大轿打了来接”老李,并委以高小校长的重任。他不贪不枉,在老李被杀害后,立即亲自到现场察看,作出了不失为公正的判断。
我们不能要求作家把旧社会的一切官吏都写成坏蛋,那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但是,在《老李的惨史》中,知事被写成明智的清官,这种艺术构思和处理,削弱了老李悲剧的社会意义。好在这诗作品的次要部分,瑕不掩瑜。
人们读了作品以后,自然会掩卷深思:老李这个正直的好人,如此被残暴地杀死,这悲剧的原因何在?他周围的群众颇好:他中学毕业后,族人公议将祭产给了他;猛三回家争,群众也还坚持原议;在老李被杀时,虽然大家“吓呆了”,但因老李往无人方向跑,众人“本来要救,也来不及”。
作为统治阶级政权的代表人物知事也是好的,人们很难从他的言行中发规多少谬误。这样,悲剧的原因就只有归咎于孟甫个人的卑劣凶残了。我们知道,徐志摩是反对从社会制度、从经济上、政治上、从阶级本质上去探寻社会的病象和罪恶的根源的,也不主张与现实宣战;他认为社会问题的症结是在于个人灵魂的不洁。也就是说,从个人身上去找原因。
在这篇小说中,徐志摩着意谴责的灵魂卑污的孟甫,是这一个人或这一类人,而不是攻击整个旧社会。作品的思想意义也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和局限了。
1929年1月发表的《死城》,以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对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北京作了有力的揭露。那儿有国中之国——东交民巷,作品的主人公廉枫:
“走近东交民巷一边的城根,听着美国兵营的溜冰场里的一阵笑声,忽然想起这边是帝国主父的禁地,中国人怕不让上去。果然,那一个长六尺高的一脸糟痢守门兵只对他摇了摇脑,磨着他满口的橡皮,挺着胸脯来回走他的路。”
东交民巷旧照
后来,他走到旷野中外国人的一个坟地里。作者将北京比做一个死人,“一个骷髅”。坟地守门老人的诉说着:
“就在这儿东城根,多的是穷人,苦人。推土车的,推水车的,住闲的,残废的。全跟我一模一样的……一年就比一年苦,大米一年比一年贵。土堆里煤渣多捡不着多少。谁生得起火?有儿顿吃得饱的?夏天还可对付,冬天可不能含糊。冻了更饿,饿了更冻。……北京就象个死城,没有气了……”
作者对整个旧社会,已感得绝望,有相当的艺术批判力。作者关心同情的是穷苦的人们。这篇小说,对旧社会有相当的艺术批判力。
徐志摩在逝世前不久写的《珰女士》,因作者遇难,成了残篇。作为小说,它艺术上尚未至佳境,但从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上,却是徐志摩小说中的最优者。
作品以一个被捕革命作家蘩的妻子珰女士为主人公,并以她作为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写她丈夫被反动政府捕去后的遭遇和心理活动。
小说中,徐志摩的感情倾向比较明显,将尊敬、同情、挚爱,倾注在珰女士、蘩以及他们的忠实的朋友黑身上。而对于黑暗社会和反动势力,特别是对卖身投靠者,投以鄙视憎恨的眼光,给了有力的揭露与抨击。
作品将热情、正直具有为穷苦人而斗争而献身的精神的蘩,同那个容不得真、善、美的社会作对照,将抱病为朋友废寝忘餐地奔走的黑,同卖友求荣,令人不齿的崔作对照,就像是画家用浓黑与洁白两种颜色互为衬托一样,愈显出两者毫无共同之处,也鲜明地流露了作家的爱憎感情。
徐志摩在珰女士形象上所花的笔墨较多,在她那长长的回忆和心理活动中,我们可以窥见她内心深处的复杂性,她的思想的闪光处和弱点,她和蘩的共同点和差异。作者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主要突出她的坚强不屈的思想性格核心。她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革命者妻子的美好印象。
作品告诉人们,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对待黑暗社会和反动势力?怎样对待穷苦人民?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一己的利益?
像徐志摩这样曾经长期对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对真正的革命者怀着误解、偏见的作家,能写出《珰女士》这样的小说,应该归功于生活对他的冲击和教育,归功于生活真理的力量,归功于现实主义的胜利,也应归功于作者正视现实和纠正谬误的勇气。
02徐志摩小说的艺术性优劣徐志摩的小说,就取材和人物塑造而言,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如《老李的惨史》,是写作者中学时代的同学李干人;《春痕》据作者说,原名《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是登在1922年的《努力周报》的,故事里的主人翁是在辽东惨死的林宗孟先生;《家德》,是以徐家的老仆人家麟为模特;《珰女士》则是写丁玲、胡也频1931年一、二月间的一段生活。
另一类是并不一定有真人真事作根据,虚构的成分较多。较为成功的作品,多属前一种。
沈从文先生在《<轮盘>的序》中说了几句颇有艺术敏感的话,他说:
“作者在散文与诗方面,所成就的华丽局面,在国内还没有相似的另一人,在这集中却仍然保有了这独特的华丽,给我们的是另一风格的神往。”
不过,对此我觉得还应该作一些补充。徐志摩的诗、散文、小说,大多是华丽、浓艳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另一个极致,诗如《一条金色的光痕》,散文如《一宿有话》,小说如《老李的惨史》、《家德》,都是质朴型的作品。
作家着意在小说上追求的艺术风格,正如他在《轮盘自序》中说的:
“一篇完全的小说,象一首完全的抒情诗,有它独具的生动的气韵,灵异的闪光。”
他还说,他喜欢契诃夫、伍尔夫、司德莱塞等人的作品。在徐志摩的一些小说里,也的确可感觉到他受到了契诃夫等人的影响。
如《春痕》是小说,也似散文诗。这种写法,正是徐志摩的特长。它分四节,即“一、瑞香花—春”;“二、红玫瑰—夏”;“三、茉莉花—秋”;“四、桃花李花处处开—十年后春”。
每一节都将人物的风韵,心灵情绪的流波和对大自然风光的描绘结合起来;用自然景物烘托和暗喻人物的感情,自然气候的季节,植物中的花,都带有象征的意味。
《春痕》有若断若续的情节线索,但作者并未在编织情节上着力,作品也不以故事的奇异取胜,而是从逸和春痕的几十年生涯中,选取四次会晤的场面,从环境氛围、人物风度、感情变化,用浓墨重彩加以点染。作品回荡着浓郁的诗意诗情,有着变化的“生动的气韵”。
在徐志摩的小说中,多数作品(如《船上》、《“浓得化不开”》二则、《死城》等)和《春痕》风格近似。它们或无完整的故事,或者虽有一个故事的轮廓,却并未细致描写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往往采用明喻、暗喻、象征手法,引导读者进入艺术境界,进行思索。
在这些作品中,写景写物写人,似写实,又似象征,主观色彩多于客观实在的面貌。如《死城》关于北京前门城楼的描写:
“在灰土狂舞的青空兀突着前门的城楼,象一个脑袋,象一个骷髅。青底白字的方块象是骸镂脸上的窟窿,显着无限的忧郁,廉枫从不曾想到前门会有这样的面目。它能有什么忧郁?它有什么忧郁。可也难说,明陵的石人石马,公园的公理战胜碑,有时不也看得发愁?总象是有满肚的话无从说起似的。这类东西果然有灵性,能说话,能冲着来往人们打哈哈,那多有意思!但前门现在只能沉默,只能忍受——忍受黑暗,忍受漫漫的长夜。它即使有话也得过些时候再说……这年头一座城门都有难言的隐哀,真是的!”
这里,具体描写很少,主观的抒情议论很多。这篇作品,不管是写门楼,写坟地,写看门的人,写东城根的穷人的苦楚,都是“死城”的构成部分,又都是它的缩影和象征。
象征手法的运用忌生硬,也忌过于晦涩。有的作家唯恐读者不解其意,象征成了极浅显的图解;有的则走向另一极端,根本不考虑读者能否理解,写得极为晦涩,作品如同一个难猜的迷。徐志摩的小说,没有这些毛病。
徐志摩在小说创作中,艺术想象力胜过如实地描写的本领。比如,《一个清清的早上》。从咢先生早晨醒来写起,先就“翻身”作了一段文章,接着从“翻身”联想到他“睡不着”,又作了一段文章,继而由此想到此时正是想心事的好机会,又是一段,这才进入“想”。他想自己与有夫之妇小彭的暖昧关系,权衡利害得失,左思右想,最后才想到这事儿:
“随你绕大弯儿小弯儿想去,回头还在老地方,一步也没有移动。空想什么,咒他的——我也该起来了。”
作品也就到此结束。这简直是用想象编织成的人物心理活动的长幅画锦。
与这一特点相联系,徐志摩的小说,心理描写较多,虽不能说没有一般化的平庸的,但大多较成功。
《一个清清的早上》通篇都是心理描写,《轮盘》,《珰女士》大半篇幅也是心理描写,徐志摩善于将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口吻,又喜欢将历史的人物和画面直接出现在心理活动的画面上。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一般说较细致,但不太深。
与《春痕》《一个清清的早上》等作品艺术上异趣的是《老李的惨史》《家德》等少数几篇。情节线条具体、清晰,生动,人物个性特点突出。
《老李的惨史》是故事型小说,第一节写的,都是浓缩了的小故事。第二节,人物进入矛盾,进入构成作品主干情节的中心。第三节,矛盾向前发展。第四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束。第五节,已是尾声。情节结构的大的框架,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各节的具体安排则不尽一致。
为适合短篇小说的特点,故事情节有跳跃性。作品从老李读中学写起,介绍他在学校的几个故事。第二节的第一句就是:“老李现在做他本乡的高小校长了”。然后叙述他怎样当了小学校长。第三节通过老李的心理活动反映事态的发展。第四节与第二节写法差不多,先交代事情结局,再写知事来现场察访,揭出内慕。这样,就第二节、第四节这两个局部来说,用的是倒叙法。
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的安排,尚不能说是如何巧妙,然而也有起有伏,错落有致,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老李的惨史》的人物性格塑造,有虚有实。对老李主要用实写,对孟甫则用虚写。其中老李的性格给人印象较深。徐志摩写老李,用了多种手法,主要写人物的言语、行动,但也间或用心理描写。不过他的行动描写笔法较粗,心理描写却较细,但行动描写较心理描写出色。
《家德》用第一人称介绍性叙述语言写成,极少环境景色氛围描绘,只是实实在在地写家德思想性格的一个又一个侧面,他所做的一件又一件事。他勤劳、诚实、忠厚,是个孝子。
作者突出了他的惊人的孝心:因为妻子不孝敬娘,就不理睬妻子;钱也给娘,不给妻子和幼儿;娘死了,不仅寿衣用绸缎做,还给带上重八钱的金发夹;娘死后,他再也不回家;过了两年,他说“我积下一百多块钱,我要去看一块地葬我娘去”。
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都较朴实,几乎没有花哨的东西。不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有些地方令人难以置信,那可能是因为作者对人物把握不准,同时又少用了笔墨的缘故。例如家德帮工不要工钱,作品写道:
“他算是我们家的‘做生活’,但他,据我娘说,除了吃饭住,却不拿工钱。不是我家不给他,是他自己不要。‘我就要吃饭住’,他说。……你再说也是白费,因为他有他的理性。吃谁家的饭就该为谁家做事,给我钱做什么?”
这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旧社会惯例,仆人给谁家做工,除拿工钱外,吃饭住也在东家。那么,家德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理性”,作品未作充分描写,以至有些失真。
《老李的惨史》、《家德》这一类作品,用的是现实主义方法,一笔一笔地如实地描写,《春痕》一类作品,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熔于一炉;前者平实,后者空灵;前者具体,后者神韵生动。各有千秋,各有短长。
自然,这仅是就大体而分的两类,其实每篇都有独具的特色。徐志摩富诗人气息,他写散文和小说时,也往往追求一点诗意。他的理论思维能力并无过人之处,观察社会生活和人物也不精细,但感情丰富,感情助触角特别灵敏,长于想象,创作中又在艺术上刻意追求,他说:
“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
不过,徐志摩小说艺术上有不少弱点和毛病。比如《珰女士》抽象说理过多,人物个性化不够;《一个清清的早上》失之沉闷,人物性格也较单薄;《船上》心理描写多而不深,《肉艳的巴黎》更多散文特点,重在写巴黎社会生活一隅,人物只是影子;《“浓得化不开”》两篇及《死城》,是驰骋想象的产物,但调色不匀,未臻和谐统一。
即使是最好的《春痕》《老李的惨史》《家德》《轮盘》几篇,无论在反映生活的深广度上,在人物性格的典型化方面,都不及同时代的小说名家之作。
比如《春痕》未能深入发掘造成春痕变异的社会的和个人主观的原因,流于浅显;《家德》肯定了带有奴性的人物。这几篇小说的主人公性格较生动鲜明,但作者未能充分写出其复杂性丰富性。
对小说家来说,应该善于发现和捕捉人物身上最富个性特色的东西,包括人物的言语、举止、心理和外貌、装束等等。作品少独创性,必然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
比如描写春痕出场那一幕,写着诸如西装,暗黄发,白色夏服,肌肉丰满,颜色健康,肢体捷灵,表情愉快,不是空泛,就是一般化,几乎没有任何独特精巧的描绘。艺术形象都未达到典型化的水平。
总的来说,他的小说艺术水平虽不平衡,但上述几篇还是比较优秀的,颇具短篇小说创作功力。若非早逝,徐志摩能否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与沈从文、张爱玲等中短篇小说家齐名并价?犹未可知!
回答完毕。
电影《窈窕绅士》中最后孙红雷念的那段徐志摩的诗
那是夹在徐志摩诗集中的曾天高的诗:
是你不该让我跟你吃冰激凌的时候
一颗心偷偷地为你悸动是你不应该无理取闹得一点都不自知让我傻傻地笑完又笑是你不应该在我家踢开鞋子的时候让我看到你不经意的美艳动人是你不应该昏睡一天一夜让我有机会痴痴地读你一遍又一遍是你不应该让我整天心里总是说不出的甜蜜满是浓得化不开的柔情你最不应该的就是让我感受到我原以为不属于我的喜悦让我贪心地想你吴嘉倩,我爱你
二千零九年某个夜晚
徐志摩《莎扬娜拉》是什么意思
徐志摩的诗歌,全文如下:(原载《志摩的诗》,1925年8月作者自费印行聚珍仿宋版线装本)沙扬娜拉——致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①写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外诗集》),仅留这一首。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这次日本之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Everlastingyea!”——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这次扶桑之行的另一个纪念品便是长诗《沙扬娜拉》。最初的规模是18个小节,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拿掉了前面17个小节,只剩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最后一个小节,便是我们看到的这首玲珑之作了。也许是受泰戈尔耳提面命之故吧,《沙扬娜拉》这组诗无论在情趣和文体上,都明显受泰翁田园小诗的影响,所短的只是长者的睿智和彻悟,所长的却是浪漫诗人的灵动和风流情怀。诚如徐志摩后来在《猛虎集·序文》里所说的:“在这集子里(指《志摩的诗》)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减,但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拦的泛滥,……”不过这情实在是“滥”得可以,“滥”得美丽,特别是“赠日本女郎”这一节,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诗的伊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贴地重叠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象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样。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甜蜜的忧愁”当是全诗的诗眼,使用矛盾修辞法,不仅拉大了情感之间的张力,而且使其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这诗是简单的,也是美丽的;其美丽也许正因为其简单。诗人仅以廖廖数语,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将司空见惯的人生戏剧搬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这一份驾诗驭词的功力,即使在现代诗人中也是罕有其匹的。而隐在诗后面的态度则无疑是:既然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每一寸人生!
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娇羞……”全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全诗是: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诗写于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尔访日期间,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
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也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扩展资料: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赏析:
这首送别诗仅有短短的五行,却把一份别离的轻愁和依依不舍的缠绵写得净透。尤其是,它干手净脚地排除掉一切枝节,紧紧抓住日本女人温婉娇羞的动人特点大书特书,让人印象深刻。
首两句无疑是本诗的诗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在水面上无所依凭。
不胜风力的水莲花比况日本女子欲说还休的娇羞和离愁可谓以神带形,形神兼具,极具画面感和传神度,动人心魄。
若以倒数第二诗句中蜜甜的忧愁五字来印证或界定这两句诗,很容易便会导出这极有可能是一首情诗的推理。
但实际上就这首诗所烘托的整个氛围而言,它是否情诗已不重要,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还无或似无还有的影影绰绰已尽在其中。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