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34741浏览52697007本站已运行9224

启示和启发和启迪的区别(《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和道理)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启示和启发和启迪的区别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启示和启发和启迪的区别的知识,包括《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和道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科学和科技有什么区别
  2.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3. 秦朝的灭亡给人们什么启示
  4.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和道理

科学和科技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的,难在: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本次答文,比以前刷新了不少,见仁见智,欢迎切磋。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是【发现现象】并提供【合理解释】的原理或客观规律的学科体系。

解释性理论可以有多种。正确的解释方案是唯一的。例如,牛二定律解释【动与力】的关系是唯一正确的。

技术,是【寻找工具】并提供【高效解决】的方法或工艺方案的学科体系。

解决性方案可以有多种。高效的解决方案非唯一的。例如,从北京去上海有多种交通方案,哪个效率高,取决于具体情况。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事实上,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存在单一的科学活动,也不存在单一的技术活动。

科学的任务是解释现象或寻求真理,但需要借助技术性的工具、诀窍、方法、措施、器具、仪器或设备。否则,科学无法实施。

例如,研究热力学现象,我们需实验装置、测量仪器、数学公式、统计方法论。

技术的任务是解决问题或制造工具,但需要借助科学性的公理、公设、原理、机制、规律、定理或方程。否则,技术不成技术。

例如,设计制造发动机,我们需要科学性的杠杆原理、热力学定律、动量矩守恒原理。

科学与技术,各有自己的学术体系

科学,也叫【现象学】,研究各种现象的学术体系,概念图如下:

科学,研究的是【现象】,诉求的成果是原理、机制或规律。主要包括:

无机界的物态现象,如场、波、电、磁、光,寻求基底的物质结构与动力学原理;

有机界的大分子现象,如醣、酯、酶、肽,寻求有机分子结构与反应式方程;

生机界的物种与基因现象,如病毒、细菌、植物、动物,涉及基因图谱,ATP循环。

技术,也叫【工具学】,有如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OnInstrument),概念图如下:

工具性的学科体系,包括思维工具与制造工具两大类别。例如:

逻辑思维工具,研究规范性的方法论,是思维的基底工具,以抵制胡说八道。

辩证思维工具,研究制约性的方法论,核心是对立统一法则,强调唯物主义辩证法。

数理思维工具,包括数学思维与物理思维,二者不可分割,互济互用。数学思维也叫抽象思维或函数思维。物理思维的本质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系统思维工具,是逻辑思维与哲学思维的重要补充,连同控制论与信息论,发展为现代计算机原理与大数据方法论。

语境思维工具,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补充,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例如,现在流行的底线思维,问题导向。

附及:中医学是不是科学?

首先,中医学至少是用来护理与治疗的,是从数千年试错法总结出来的医疗技术。

既然是一门技术,并且事实上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就蕴含一定科学原理,只是没以数理化方程表述出来而已。

针灸、浴疗、按摩与汤剂,就是基于热疗原理,可以舒筋活血,支持免疫系统。你不能说中医不讲科学。

中医的食疗,护胃养肝,基于药食同源理论,本来就蕴含了食品生物化学原理,有改善电解质平衡、营养机制与免疫系统。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医的主体毕竟是古老的传承,难免有些模糊不清与主观色彩,中医可以借助科学原理与仪器来发扬光大。

(完)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山村破旧道观瞌睡的老道士,给我演讲《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奥妙。不知他说的对不对,先分享出来。

老朋友都还记得我在一个小山村偶遇到一个破道观的老道士。

当时我独自去了一个小山村,走着走着就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木质结构的小道观,虽然很古旧,但是确实很荒凉。

我走进去那里面。看起来至少都有100年历史了。几乎没有道士在里面,可能出去办事去了,香火也不旺,只点着一点点基本的香烛供奉着。

我转着转着就到了太岁殿,太岁殿里面有一个老道士在那里睡觉打瞌睡,听到我来了,他睁开眼慵懒的说:拜太岁,8块钱一次。

我说:无量天尊,老道长,大白天的你在这里打瞌睡,难怪你的香火不旺啊。

他说:哈哈,你怎么知道我在打瞌睡?两个眼睛闭着就是打瞌睡吗?

我一看他桌上有本《道德经》,这时一阵小风吹来,《道德经》自己翻开了。正好摊开在第27章。

我说:道长,你给说说这27章的奥妙,如果说的好,我就把太岁给拜了。

老道长开心地说:也好,也好,好几天没开张了。

我先看看这27章是说啥的?

我笑了,说:你都不知道27章说啥你还解释。

老道长一本正经的坐起来,拿着《道德经》给我念说:我先给你念一遍27章的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分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这个善行无辙啊,就是说呢,善于行走是不留痕迹的。

我说这字面意思初中的人都能理解,还用你说吗?

他说:你别急嘛,善言呢没有缺失。善数呢,也不用拿个算盘计算机来算。

善于关闭守护的,根本不用搞门锁弄关卡修城堡。善于捆绑联系的也绝对不用绳索。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4个字叫做:大智善巧。

为什么叫大智善巧呢?小智,是巧而不善,也就是说小聪明,是总盯着一些东西不放,只能看到一个小段位的事情。

心智总是锁在某一个段位,你肯定就被这个段位反过来捆绑,这个段位的环境条件都是你的障碍。

所以你看小聪明的人呢,喜欢拿计算机摁来摁去。他只在乎他这几块钱的输赢。

小格局的人呢,干点什么事情都喜欢谋划,畏手畏脚,瞻前顾后。

天上的鸟飞行哪里有痕迹可言,随心随缘随风而飞,自在逍遥。

你看我们乡下的房子常常夜不闭户。不怎么害怕别人闯进来,因为你放开了活着没人闯进来。你都不怕别人偷你东西,你为什么要关门呢?

你看那些城市里面有些很贫穷的街道,越是穷的地方他越是把门关的很紧,生怕别人进去把他所剩无几的几百块钱偷干净了。

一个人修行也是,心里面要修到清净无着,才有可能达到无损,因为你最厉害的守护就是抱一,抱一了,就是无抱无为无所守。无我了,还守个什么门?

世界上的事事物物和人与人,都是互相联系的,懂的人,不必拿绳索去强行捆绑,可以善巧配伍,达成效果,比如中药方子,就是这样,药草的功效互相如何搭配,这都是天地万物联系的妙处。

善于说话的人,几乎不怎么说话,为啥,因为语言总是有缺失的,他靠的是用整个人生行止来说话,行不言之教。只有不言之教,才是无瑕谪的善言。或者一个人总是说最谦虚的话,最低调的话,也行!

所以说这个27章前面这5个善呢,就是讲的格局大小、大智才能善巧。

格局怎么才叫大呢?我们道家讲的是自然。你能够做到道法自然,很多事情都能够随顺。那你这个格局就算很大了。

你能够做到随顺。随缘应物。你就能够知道什么叫善行无辙。因为你没有固定的轨道,没有死规规死条条死框框来执着桎梏你。天下的一切都是你的痕迹,没有什么事情不是你的痕迹啊。

这个道理呢和佛家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一样的,其实何止八万四千法门呢。应该说法门是无限的。你非执着这个不可,觉得其他都不灵,你就是小格局嘛!

所以佛门人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又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是最大的格局,最大的格局就是无极,往宏大没有尽头,往微细也没有尽头。

佛家有一本经书叫《法华经》,里面讲了个故事,说文殊菩萨要善财童子去找药,善财童子呆了没办法找。问他他回答:天下无不是药啊。

我们道家也是这样的认知。所以老子讲善行无辙。你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对治另一件事。每一条路都可以达到某种目的。

你如果有一个比较透彻彻底的全局观。你就能在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能善巧方便的去成就。一般人是看不到你痕迹的。你心里面也没有条条框框。这种操作就叫做道法自然。

你看天地自然之法就是这样的,他是没有固定路线和痕迹可行的。当然你可以说他有一个额外的恒定的不变的路线,那就是循环往复的生生死死。

所以南华真人讲,方生方死,就是这个意思。才生马上就死了。是这样吗?当然是这样。

因为一个东西生了,必然还有一个东西会死,这世界就是这样对应的。在这个天地的平衡里面,没有一样东西是独自生出来或者独自死去的,它都是对应的。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

你要是看到了这个自然的道法奥妙,你就能做到善行无辙,同时你也能够做到善数无筹。善啥都行。

我说: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是这样来推理吗?

他说:这个又是另一个说法。你试着把这个话和佛家的《金刚经》来对应就明白了。

佛说实无众生可度,但是他却兢兢业业的在度众生。为什么呢?因为普天之下,何人何物不是众生。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也是不着相度众生的意思。圣人不弃人。是因为无人可弃,为什么无人可替弃?因为平等嘛,不着相嘛。

在圣人看来,没有一个人是比另一个人更值得拯救的。他不会因为这个人衣衫褴楼,贫穷肮脏就只是救这个人,而不救那些拿起屠刀作恶作非的人。

在圣人眼里看来,世人皆可救度。大家都是可怜虫。无可抛弃,所以不用弃。这个弃呀,可以用选择来解释。就是说圣人干这个事情,他不会用分别心去选择。

我们中医经常讲——医者父母心。和这个也差不多。到你这来看病的,无论他是好人坏人。是善是恶,是官是民,你都以父母心看待救治,这才是医者的平等良心。

至于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呢,你可以这样理解。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用,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

一壶水看似没什么用,但是可以解渴,一把火看似只是一个灾祸,但是却可以煮熟饭。路上的一颗小石子,人人都不会在乎他,可是你捡起来可以在湖里打出一片涟漪。

所以真正的物尽其用,其实是善巧方便的意思。

不是说你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用到尽,而是说每一件东西对你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换句话讲,你能够了解和善用每一件事物的价值。

我们道家很重视这个事情,你真正能做到这样是一种法术。能用某些事情东西配合达到某种目的,是一种法术。只不过你们看到一些道士玩这些法术觉得很小家子气,像是迷信。

你试试往大的看,大的法术比比皆是,航天飞机往天上冲上去了,这是不是法术?

高铁一天之间穿梭整个中国,这是不是法术?

远隔天涯的人拿起手机能互相看见说话,这是不是法术?

这些就是物尽其用,因为你有这种智慧去搞清楚了怎么用物理联系配合去达成目的?

所以用这个道理你去想那句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资源是不能够互相利用的,就是垃圾也可以再回收。

这就叫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就是说这就是内在的圆满无漏无遮的大智慧。袭击的袭就是圆满的意思就是周遍的意思。

我听了大叫妙,妙妙。我又继续问:那么下面那些——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怎么解释呢?

老道长说你给我8块钱,我给你上了一个大课了,还要继续给你上吗?

我说那我就多给8块嘛

他说:贫道也好久没有遇到如此大方的施主了,今天本想为了16块开开斋,继续讲一点,但是瞌睡来了,贫道要入梦了。施主扫码付款后自己游玩就好。

(请勿抄袭搬运,谢谢)

秦朝的灭亡给人们什么启示

大秦王朝的“二世而亡”的确是给予了后来的历代王朝以启示——如果可以把题目中的“人们”理解成后来的各个王朝的话。

秦朝的“二世而亡”,带给人们最大的启示,不外乎三点。

①、一定要在经过了长期的战乱之后,及时给予百姓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国家这个“大家”,毕竟是由百姓的一个个小家组成的,没有小家稳,哪来“大家”安?

秦始皇帝虽然能力超群,堪称千古一帝。但却因为没有在统一天下后及时予民休息,而过份透支了民力,使百姓怨气冲天。从而为秦朝在内部埋下了变乱的种子——后来汉朝建立后便吸取了秦朝的教训,采用了最贴合实际的政策,从而才能使两汉拥有了四百年的寿命!

②秦朝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严苛的秦法,而且是严刑峻法。而这绝非在刚刚武力统一全国后,最为迫不及待的任务——天下久乱方安,民心思定。况且六国人民刚刚才被秦兼并,人心还未真正顺从!此时秦朝应该釆取“怀柔”的策略:除对那些坚决反对秦朝的人,严厉镇压外,对其他人应以感化、同化为主,从而使其心服。这才是根除乱源的正确选择!秦朝没有这么做,最终导致了“远人离心”,变乱四起的后果。

反观刘邦,甫入三秦大地,即废除了秦朝的严刑峻法,与关中父老们“约法三章”,从而收获了秦国故地的人心!为日后击败项羽,夺取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急于求成,或者说是急于求治。推行的政策过急,兴建的工程过多——修长城、建骊山巨陵、筑阿房宫殿、建直道…这些工程不是不该做,而是做得过于急迫了,致使国力受到了过份的损耗。也给世人留下了所谓“暴秦”的名号。

反观后来的各朝,凡是吸取了秦朝教训的王朝,多能够成为生命周期较长的朝代。凡是不接受教训的王朝大多短命——比如隋炀帝杨广,就是因为透支了民力,才会导致泱泱大隋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的。

总结:这样看来,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的王朝,更像是一个不成功地“实验品”!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就忘记了秦朝结束了东周以来乱世的功绩。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和道理

《人生成长的启示,老子全文解说》第三十三章:旅途加油站(对应32岁)

从25岁开始的人生黄金旅程阶段到此已经走完半程,或许有些人后继乏力,将在此处脱离向上发展,从而遗憾地失去自己后半程的黄金发展机遇。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用于发展所储存的能量走到这一年时不够用了,如同汽车需要加油一样,我们需要在这一年少许停歇一下,为后面几年阶跃式发展加一加油。

说到加油,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能量不够的情况,偏偏在这一年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实际上,如果人生是个平稳的线性发展,那么就不会在此处出现后力不继的状况,因为此时的人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成熟阶段。导致系统能量不够的原因是接下来的几年,这个壮年之人将迎来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大幅度、跨越式发展。这个跨越式发展期时间不长(4~5年),但跨越的幅度巨大,到了这个发展期的尾端,基本上要为人的后半生的生存模式确定基调。在走过人生的四个阶段之后,自37岁开始的人生第五个阶段是继续扩展自身的疆界,还是停住扩展势头、甚至收缩自己的空间都取决于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几年的发展成果。由此看来,目前停在此处等待加油的人文系统需要一次深度的休整和彻底的能量补充。

如果说补充能量,怎样做才能对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足够而有效能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而所有这几个方面都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是关于自己与社会的学习。

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他人,就如同孔子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人是另一个空间,有着与自身空间相同的基本结构,但又具有特殊性。了解他人,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做事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因此我们可以说:“知人者智”。

了解他人固然可以使得自己更加智慧,但还不能使自己明白事物之间所有的要点与关联,因为我们还需要了解自己。也许你想说自己有什么难以了解的,这种想法恰恰是误区,了解自己远比了解他人要难。例如在球场上,就不能选择比赛双方所属国家的裁判,因为如果裁判出自比赛的任何一方,他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身份带入到裁决之中,从而无法公正地裁决赛事。了解一个人就如同裁判面对一场比赛,了解他人就如同裁判来自于与比赛双方无关的第三方,而了解自己就如同由一个出自比赛某一方的人做裁判。于是我们就很容易地看到了问题之所在,了解自己最大的障碍在于我们并非从一个公平的角度来看自己。如果比赛的裁判出自比赛参与者的某一方,那么他就很难公正地处理比赛中所遇到的种种状况,他们不自觉地会偏向他所属国家的那一方。他们就如同比赛的参与者,而不是裁判,他们是当局者,正所谓当局者迷。而了解他人就如同来自第三方的裁判,他们会从较为公平的角度来看待比赛,他们是旁观者,正所谓旁观者清。如果我们能够像旁观者一样来看待自己,就能够在了解自己时也做到像了解他人那样清楚明白。因此我们说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的,也就是:“自知者明”

当一个人身处社会的人群中时,难免要遇到竞争、甚至争斗,我们通常会认为能够在争斗中战胜他人的人是强者。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人根本不够强,能够战胜他人只能说明他们更加有力,即“胜人者有力”。真正的强者却是能战胜自己的人。

战胜自己有着多种形式,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战胜的东西各不相同。金庸小说中的主角都在各自的成长中成为了强者,他们都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尽管他们有着战胜自我的相同特性,但他们战胜自身方式却大相径庭。张无忌战胜的是身上无法治愈的寒毒,令狐冲战胜的是体内无法驯服的异种真气,郭靖战胜的是自己愚钝的天资,而杨过战胜的是自己的邪念。这几位后来成为当世大侠的人并不是通过战胜他人而成为了强者,他们通过战胜自身的某些弱点而使得身心强劲,从而无法被他人所战胜。因此我们说,战胜自己才是成为强者的必由之路,即自胜者强。

接下来要说的问题有些麻烦,因为我们会遇到一个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知足”。俗话讲知足者常乐,这样讲尽管有道理,但这句话中“知足”所代表的意思是满足现状,如此解读和这一章我们遇到的“知足”有着很大的差异。当我们停留在人生黄金年龄段的中途加油站,面对即将展开的跨越式发展期的时刻,满足现状是恰恰要不得的东西。实际上,这里将要讨论的知足,和老子时期的语言特点是相一致的。就如同刚刚我们讨论的“知人”是了解他人的意思;前面章节中出现的“知止”是了解边界的意思;《论语》中的“知礼”是了解礼的意思;顺理成章,在这里出现的“知足”也就是了解什么才是“足”的意思。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足”还不好理解?不就是“满”的意思吗,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第三章我们就介绍过,人的基本特性之一的欲望是一个无法被填满的容器。为什么欲望无法被填满呢?那是因为填充欲望的填充物变成了新的容器。也就是说,每一次为了满足欲望而做的填充都会使得欲望进一步变大,于是,欲望就成了一个无法被填满的无底洞。

如果欲望无法被填满,那么不满足它是否会更好?

如果填充物会转化为新的欲望,那么填充的多和填充的少有区别吗?

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是即刻发生,还是有延迟?

它们之间的转化是随机进行的,还是有规律可循?

怎样满足自己的欲望(包括满足的比例、节奏等等)才是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

回答这许多问题可以使得我们了解欲望的特点,而了解了欲望的特点就可以更好地管理它。自己的欲望被有效地管理起来后,横流的物质、迷幻的酒色就不会干扰我的身心,而那些能够在酒色、物质的洪流中从容应对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因此,在这里我们说知足者富,这其中的“知足”不是满足现状,而是了解欲望那不可能被填满的特点,了解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的转换方式。可见,了解欲望的特点才是知足。

关于上面的诸多疑问和欲望的特点我在《玄德》第二部分中用六章的篇幅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就不再这里重复了。我们可以直接概述一下《玄德》中的讨论成果:

欲望是个无法被填满的容器,那是由于填充欲望的东西会转变为新的欲望。不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危险的,因为欲望的满足程度就是人的刚强程度。假如一个人的欲望被填满了,而且填充物没有转换为新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就是100%的刚强。显然,这只是个理想状态,由于欲望无法完全被满足,世上也就没有完全刚强的人。这样一来我们就得知了,欲望不被满足的人就会软弱。为了保持一定的刚强度,每个人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由于存在着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的情况,使得填充欲望变得不那么简单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填充了他的欲望的90%,并不能获得90%的刚强度。填充物转换为新欲望的公式与物质世界中推动物质运动的能量转换为新的质量的公式相同(详见《玄德》第二部分第二、第三章)。

按照这样的转换,一个填充自己的欲望70%的人在填充之后获得了50%的刚强度。而填充了自己欲望90%的人,填充后只获得了40%的刚强度。如果欲望的填充到达了95%,填充后只会获得30%的刚强度。这种反常关系的原因是由于在自己的欲望接近100%满足的情况下,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的效应会出奇的大。下图表现了填充欲望与最后获得的刚强度的关系,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到,70%的满足自己欲望,会在填充之后获得最大的刚强度,而这个最大刚强程度是50%。

图27:欲望的填充与填充后的刚强度

上图演示了欲望的特点和被量化以后的结果。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对自身的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自己的欲望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就知道了50%的满足度就已经是最好的状况了,就已经是“足”了。而了解了欲望的这个特点和什么才是“足”的人才是富人。人富有与否与人拥有财富的绝对值无关,一个亿万富翁,由于不了解“足”的含义,一位地去追求超过50%的满足的,那种追逐财富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富人,无论他的财富有多少。可见,了解了欲望的特点,了解了50%的满足度是“足”的最佳状况,人们就会在达到这样的满足度的情况下停住追逐财富的脚步。一个从容面对物欲的人就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富人,可见人们可以在任何财富水平上成为富人,前提是一定要了解什么是“足”。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知足者富。

到此,我们为人生黄金发展阶段的途中加油就已经完成。此次加油以了解为特征,通过“知人”、“自知”、“胜人”,“自胜”和“知足”而获得“智”、“明”、“有力”、“强”和“富”。而所有这些通过了解所获的东西都将成为从现在开始的几年将要发生的阶跃式发展所需的燃料。如果我们只考虑加油,人们旅途休整的这一章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仅仅加了油还不能达到此次休整的目的,就如同一级方程式赛车进入维修站一样,除了加油外还要更换轮胎、清理散热器上的杂物、更换损坏的部件等等。在此处,人生成长黄金阶段的中途加油站是人生快速发展期的中途维护,在这里需要加油和维修,但时间又不能太长,因此很像一级方程式中的维修站。类比于维护赛车,人生旅程的维护就在此时提出了两个值得注意的事项需要提前有心理准备。

首先是在今后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但这期间遇到的障碍是脆弱的。其原因是今后几年是人生最为有力的几年,那些障碍尽管看上去难以突破,但你只要强行去冲击它,就会感受到什么叫势如破竹。因此,一直到36岁的这几年,人生的旅途进入到见山开山、见水架桥、魔挡杀魔、佛挡杀佛的强行阶段。在前面的三十章和三十一章,我们曾经告诫行路者要切记用强,要在自己身体、心里俱佳的状态下恬淡为上。但是,当我们走到了这个大幅度阶跃式发展阶段时,情况完全改变了。现在需要我们拿出生命中的全部力量去冲开前行道路上的藩篱,这个阶段不用吝惜自己身心的耗费,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这个阶段的尾部获得数倍的回报。我们因此说强行者有志,这个“志”就是在阶跃式发展的初期,在这个旅途维修站中需要准备的东西。这个“志”就如同维修站中更换的轮胎,当赛车再度走上赛道时,不用吝惜车的磨损,要一往无前地冲向终点。

当我们一往无前地冲在赛道上的时候,并不是可以闭着眼睛任其冲撞,还是需要注意把握赛车,不使其偏离赛道。只有这样才能在赛道上长久地行使,只有这样才能在竞赛中跑到终点。赛车不偏离赛道叫不失其所,因此上,为了在今后几年的强行快跑中顺利抵达终点,这是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我们将这称之为:不失其所者久。

在维修站顺利完成以上加油和维护的赛手需要利用这个时段对即将获得的成绩有所准备。当然,赛手准备的是赛程结束后所能获得什么样的成绩,而身处人生阶跃式发展初期的人们需要准备的是在这个阶段结束时所能达到的状态。前面讲过,当人生的工作期结束的时候,人们会收获超过他预期的回报。但是,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过人们的预期呢?这才是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可以说,从此时开始的几年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人们在人生第五个阶段,也就是管理期走上什么样的道路与这几年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还记得在二十二章和二十四章论述的自我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吧,从那两章我们得知,自我实现的几个指标分别是:获得人生的不惑(明)、有影响力(彰)、有成绩(有功)和维持自己的成绩长久(长)。现在我们可以期待了,在几年之后,在人生第四个阶段(工作期)结束的时候,通过从现在开始的之后几年的大幅度阶跃式发展,自我实现的这几个指标完全可以达到。人们完全可以期待自己去除了人生的困惑,展示了自身的价值,并可以进一步期待自己可以长久的活在世界上,也就是长寿。当然,没有人可以做到肉体的长寿,但你不能不说像老子、孔子这样的人依然活在今天的世界中,这就是死而不亡的长寿。怎样才能做到死而不亡呢?显然,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不会有这样成果。那一定是实现了自身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影响力的人才会如此。因此,上述自我实现的几个指标是一个人达到死而不亡层面的基本指标。于是我们看到了,即将展开的人生阶跃式发展阶段,不仅仅能够使得人们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完成自身的死而不亡打下重要的基础。

即将走出维修站的赛车满载燃油,修复了创伤,精神饱满地重返冲向终点的赛道。而即将走出人生旅途加油站的人在这里补充了能量,坚定了信念,明确了目标,信心满满地走进阶跃式发展的突击强行阶段。临行之时,不要忘了带上在这个加油站获得的如下信息,以便在途中能够随时拿出来翻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走出加油站的人就像是《冰雪奇缘》中即将构建冰雪宫殿的艾莎,就让我们唱着她的歌走进这段“有我主宰”的激动人心的旅程:

“……

那萦绕心头的恐惧,已不再重要。

看看我要如何去做。

测试极限,能否突破。

没有对错,没有束缚,

起飞。

放开手,放开手。从今往后有我主宰。

让它走,让它走,绝不再受伤害。

新世界,就在我眼前。

让暴雨翻腾,力量强大,从地底,直冲云霄。

……”

全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636969052877095432/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启示和启发和启迪的区别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和道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赞一下
上一篇: 什么毛什么角组成语(麟毛凤角的意思)
下一篇: 人力资源BU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不为人知但是很有意思的网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