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抛砖引玉的故事和诸葛亮用谋略取胜的故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抛砖引玉的主要内容
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音gu)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曾因为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得到一个“赵倚楼”的称号。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他的诗写的也很好,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
赵嘏后来真的来到了灵岩寺,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
后来人们说,常建的这个办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诸葛亮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1、《围魏救赵》:
诸葛亮叁出祁山,以王平、张翼引魏兵决战,当王、张两将危急并不救援反而另派姜维、廖化直接攻击司马懿大本营,如此不但解决危机还大获全胜。
2、《借尸还魂》: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为使部队安全撤回蜀汉,不得不制造木雕像惊走多疑的司马懿,发挥了借尸还魂的效果。
3、《走为上策》:
诸葛亮初任刘备军师,曹操趁其羽翼为丰先行戮灭,刘备兵力薄弱,硬碰必定自取灭亡,只能走为上策。
4、《草船借箭》: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5、《抛砖引玉》:
蜀军六出祁山,蜀魏对垒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以流马骗的魏军粮万石,分散营寨让军队屯兵种田示弱,再虚搭窝棚诱敌,险烧死司马父子叁人於上方谷。
6、《瞒天过海》: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瞒天过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制造令人坚信不疑的假象隐瞒自己真正意图。
7、《空城计》:
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8、《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9、《隔岸观火》:
周瑜用连环计,使不习惯水战的曹操上了当。曹操把所有的战船在长江上三、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他手下的兵渡江如履平地了。但周瑜的意图却是借东南风,火烧曹操那些连在一起的战船。战事开始之前,周瑜请诸葛亮到军中议事、占风。接着诸葛亮回到刘备身边,并和刘备一起登上樊山观望长江中的火攻大战。他们怡然自得地坐在山上,观察远处孙权、周瑜同自己的死敌曹操大战的情况,并利用东吴赤壁大战的胜利,火中取栗,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
10、《三气周公瑾》: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抛砖引玉典故简短
简短。因为抛砖引玉起源于《战国策·齐策三》,讲述的是齐国相孙膑向吴国君主夫差演示了抛砖引玉的技巧,通过抛出一块石头来得到一堆玉,这个典故一直被人们传颂,并引用于其他话题中。
抛砖引玉的故事概括
抛砖引玉的故事是一个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聪明的人,只用一块石头就成功地启发了一个愚昧的人。这个故事的核心思想是以小搏大、以小博大、以一物环众,通过一个小小的例子来引出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我们有心去发掘,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能成为我们前进的阶梯,只要我们愿意发掘和承载,我们就能让一件小事变得非常重要。
OK,关于抛砖引玉的故事和诸葛亮用谋略取胜的故事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