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32743浏览52195550本站已运行9129

科举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科举)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科举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叫科举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什么是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二、什么叫科举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始于隋唐,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了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共经历了1300多年。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朝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确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元代开始,科举考试中落,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科举制发展到清代,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三、什么是科举制主要科目有哪些

1、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2、主要科目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科举是什么意思和什么叫科举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然的含义是什么意思(然在古文中的各种解释)
下一篇: 版别是什么意思(宣和通宝版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