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关心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堂侄 李孝恭简介)相关问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出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堂侄 李孝恭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赵郡王李孝恭何德何能,他凭什么上凌烟阁?
赵郡王李孝恭何德何能,他凭什么上凌烟阁李孝恭自然没有李世民的名气高,但在二人早年时,李世民的才干不见得能敌得过李孝恭,《旧唐书》有云,“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厚自崇重,欲以威名镇远,筑宅于石头,陈庐徼以自卫”。这等人物,自是风流不尽,位列凌烟阁功臣,实至名归。
凌烟阁上,长孙无忌为首,是文臣,排第二的就是李孝恭,乃武将之首,当然,他也是占了几分李唐宗亲的便宜,真的摆弄架势正面放对,他恐怕不是李靖之流的对手。李孝恭祖上为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其父李安,位为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渊是他堂叔。隋朝末年,李渊自晋阳起兵,不久攻克西京长安,以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总领巴蜀地区招安事宜。
《旧唐书·列传·宗室》载,“高祖克京师,拜左光禄大夫,寻为山南道招慰大使。自金州出于巴蜀,招携以礼,降附者三十余州。”李孝恭是个人才,一出马,便连下三十余州,但他也是个利益至上的人,当时有个让部下杀食活人以充军粮的反王叫做朱粲,部下就建议,这家伙残忍无道,砍了吧,李孝恭却说,杀降,则使欲降者心有疑虑,难免死战到底,竟将那货给放了,“孝恭进击朱粲,破之,诸将曰:‘此食人贼也,为害实深,请坑之。
’孝恭曰:‘不可!自此已东,皆为寇境,若闻此事,岂有来降者乎?’尽赦而不杀,由是书檄所至,相继降款。”《旧唐书·列传·宗室》载,“萧铣据江陵,孝恭献平铣之策,高祖嘉纳之。三年,进爵为王。改信州为夔州,使拜孝恭为总管,令大造舟楫,教习水战,以图萧铣。”此时的李孝恭,在李唐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也算是少年得志,难免有些骄狂,“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孝恭欲击之”。
这个时候,便显出用兵高手的能耐,“靖曰:‘士弘,铣之健将,士卒骁勇,今新失荆门,尽兵出战,此是救败之师,恐不可当也。宜自泊南岸,勿与争锋,待其气衰,然后奋击,破之必矣。’”李孝恭率兵进击,果然失败,得亏留了李靖守营,“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获其舟舰四百余艘,斩首及溺死将万人”。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是说他是完人,不失败,而是他们知耻而后勇,从来不在一根桩子上摔两次,“……诸将皆曰:‘虏得贼船,当藉其用,何为弃之,无乃资贼耶?’孝恭曰:‘不然,萧铣伪境,南极岭外,东至洞庭。
若攻城未拔,援兵复到,我则内外受敌,进退不可,虽有舟楫,何所用之?今铣缘江州镇忽见船舸乱下,必知铣败,未敢进兵,来去觇伺,动淹旬月,用缓其救,克之必矣。’铣救兵至巴陵,见船被江而下,果狐疑不敢轻进。既内外阻绝,铣于是出降。”萧铣拿下后,岭南四十九州望风而降。武德六年(公元632年),辅公祏造反,李孝恭领兵击之。
李孝恭位列二十四功臣第二名,死后为何李世民在灵前哭悼?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按真人大小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河间郡王李孝恭位列凌烟阁第二位,仅次于赵国公长孙无忌。然而在这之前的三年,李孝恭就已经暴病去世,年仅50岁。李孝恭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在其灵前号啕大哭,虽说李孝恭是唐朝宗室,但还不至于让皇帝在其灵前大哭,那么李孝恭到底有何本事值得李世民这么做呢?李孝恭画像一、李孝恭其人李孝恭(591-640年),李唐宗室,与淮安王李神通,任城王李道宗并称为“李唐宗室三大名将”。
李孝恭与李世民有共同的曾祖父李虎(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孝恭的祖父是李蔚(李虎第七子),父亲是李安,李世民的祖父是李昞(李虎第三子),父亲是李渊。所以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李世民的堂哥。李孝恭祖上关系李孝恭虽是李唐宗室,但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在李唐的江山创建过程中出过很大的力,在唐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战功仅次于唐太宗李世民。
二、李孝恭事迹攻略巴蜀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不久就攻下长安。李渊攻下长安后下诏拜李孝恭为山南道抚慰大使,令其领兵经略巴蜀地区。李孝恭率军连下巴蜀地区三十余州,而后进攻朱粲并大败之,俘获甚多。诸将都认为朱粲好杀食活人,建议将其杀死,但是李孝恭力排众议认为如果杀掉朱粲,那么其他人都不敢归附,在李孝恭的坚持下,所俘之人全部释放,巴蜀剩余地区全部归附。
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被李渊拜为信州总管,可以权益授官。李孝恭影视形象平定萧铣巴蜀地区平定后,位于江南富庶之地的南梁便成了李渊的下一个目标。这一次李孝恭又被李渊选中,成为平定萧铣的主帅。在李靖的帮助下,李孝恭向李渊呈上攻灭萧铣的十策,李渊非常高兴,让李孝恭进行战前准备。领命之后,李孝恭开始广造战船,训练水军,待一切准备完毕之后,李孝恭率领大军沿长江之下,直逼南梁都城江陵。
唐灭萧铣之战在李孝恭的大兵压境之下,萧铣选择了投降,但是他跟李孝恭提出了一个要求:“该死的只有我萧铣一人,与百姓无关,希望唐军不要大肆屠戮百姓”。李孝恭应允了萧铣的请求之后用囚车将其押送到京师长安。平定萧铣后,李孝恭被拜为荆州大总管,岭南四十九州皆望风而降,而后李孝恭分派人员抚慰各地,于是朝廷旨意可传到南海之滨。
俘获辅公祏武德六年(623年),杜伏威的部将辅公祏起兵反唐,李孝恭再一次受命领兵出征。出征时众将杯中的酒变成红色,众人脸色皆变,李孝恭面不改色地安慰大家说道:“福祸相依,幸运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辅公祏恶贯满盈,必将死于我们之手”。而后大军顺利出征。在李孝恭强大的攻势下,辅公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失败了,其本人也被李孝恭在武康活捉。
之后因功拜为扬州大都督。李孝恭画像在李唐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唐宗室在外领兵征战的只有李世民和李孝恭二人,李世民率军平定北方地区,李孝恭率军平定巴蜀及南方地区,可以说李唐江山一半的天下时李孝恭打下来的。正所谓功高震主,李孝恭作为李唐宗室,虽说不可能会篡位,但是难免不会有其他人撺掇,果然李孝恭在俘获辅公祏不久便被人参了一本,诬告他谋反,于是李孝恭被召至京师,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但是追究到底也没有查出李孝恭造反的证据,于是李孝恭被赦免,改为宗正卿,实封一千二百户。
之后,李孝恭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年间,迁任吏部尚书,改封为河间郡王。李孝恭画像经此一事后,李孝恭明白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生活中开始变得奢侈豪爽,甚至在家中散养了上百名歌姬舞女,整日饮酒作乐,逍遥快活。见到李孝恭与之前征战沙场的状态大不相同,李世民也就放心了。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得了一个暴病便去世了,时年才50岁。
李世民闻讯后,亲自举哀并在李孝恭灵前大哭,追赠其为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配享高祖庙庭。小结:李孝恭的前半生征战沙场,为李唐几乎打下了一半的江山,是李唐宗室中拥有领兵之权的唯二之人,也是李世民口中的宗室三大名将之一。李孝恭的后半生,醉生梦死,逍遥快活,此举也打消了李世民的猜疑得以顺利地度过后半生,可是一场暴病令其壮年逝世。
初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只有李孝恭一人位居凌烟阁功臣之列?
初唐三位宗室名将,分别指的是李孝恭、李道宗以及李神通。先看看李世民祖辈们的顺序,我们就能知道这三个人是什么身份了。李虎生李昞,李昞生李渊,李渊生李世民。李孝恭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蔚的孙子,所以从辈分上来说,李孝恭是李世民的远房堂兄弟。李道宗是李虎的第四个儿子李璋的孙子,因此从辈分上来说,李道宗也是李世民的远房堂兄弟。
李神通是李虎的第八个儿子李亮的儿子,身份就高一个级别了,他是李渊的堂兄弟,是李世民的远房堂叔。大家都是李唐宗室宗亲,而且全都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啥只有李孝恭一人可以进入凌烟阁,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他两个人只能站在旁边流哈喇子呢?一、我们先用排除法,第一个要排除的就是李神通。为啥要排除李神通?这哥们好歹也是李渊的堂兄弟,论辈分是比李世民高一个级别的,咋能说排除就排除呢?其实我们去看看他的糗事,就能知道李神通这位老大哥,为啥要被排除出去了。
在隋朝大业十三年的时候,李神通听说李渊在晋阳起兵了。这是灭族的大罪,李神通就算不想反,也必须要跟着李渊混了。但是他可不是独自起兵的,而是跟着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后面混。李神通本来就没什么太大的本事,只不过是仗着有个宗室的头衔,这才越混越有成绩。但在混的这个过程中,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攻打窦建德的时候,李神通不仅被人家打得全军覆没,而且自己还被俘虏了。
就算后来逃回来了,李神通成为俘虏的这个污点,也使得他不可能进入凌烟阁了。此后李神通虽然在平定刘黑闼和徐圆朗时,都立下了战功,但是也只能是加官进爵。污点一旦出现,一般是很难抹去的。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来继位以后,开始封赏功臣。李神通发现自己排名还比不上房玄龄、杜如晦,于是开始各种发牢骚。李世民也毫不客气地揭了李神通的短:叔叔你可拉倒吧!你虽然起兵的时候有功,可是打窦建德时全军覆没,还被人家俘虏了,打刘黑闼时丢盔弃甲,慌乱逃窜。
就这么个表现,还想上凌烟阁?想啥呢?所以李神通被排除了。二、李道宗的确远逊于李孝恭。李道宗和李孝恭,绝对是上天赐给老李家的两位福将,他们都给李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都进入凌烟阁,问题是不大的。但是如果仔细去区分的话,这两个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说李道宗是李世民这个部门下的业务经理的话,那么李孝恭则跟李世民一样,是另一个部门的部门经理。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搞清楚了,李道宗就算立了再多战功,他也是在李世民的指挥之下完成的。而李孝恭就不一样了,他是自己带着一帮马仔各种攻城略地。可以比较一下两个人战绩。首先看李道宗。战绩一,武德二年,李道宗跟随李世民对抗刘武周的主力宋金刚。李道宗准确分析出了刘武周军队缺少粮食的窘境,最终帮助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夺回了河东要地。
战绩二,武德三年,李道宗跟随李世民前往虎牢关,先后参与了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大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战绩三,武德五年,李道宗跟随李世民征讨汉东王刘黑闼,刘黑闼突袭李世勣,李道宗则跟着李世民一起前去救援。这次反倒被刘黑闼给包围了,要不是尉迟恭赶来,李世民和李道宗可能都要报销了。战绩四,武德五年,梁师都联合突厥带兵攻打李道宗镇守的灵州,结果被独当一面的李道宗给击败。
此后突厥人多次来犯,都被李道宗击败。小结,李道宗的确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从过程来看,在开国时期,基本上都是跟着李世民混的。也就是说,没有李世民的指挥,李道宗未必就能获得如此丰硕的战果。再看李孝恭。战绩一,李渊起兵时,李孝恭带兵攻占了巴蜀三十多州。更是击败了朱粲的大军,俘虏甚多。使得巴蜀地区彻底臣服。战绩二,武德三年,李孝恭进爵为王。
开始制造船只,练习水军,打算攻打萧铣。当时萧铣号称领兵40万,以江陵城为中心,占地为王。李孝恭带着水路12支大军从夷陵出发进攻萧铣。最终逼迫萧铣出城投降。战绩三,武德四年,李孝恭开始治理荆州,由于安抚得当,使得南方归附唐朝的多达49个州。甚至海南都成了当时李渊的地盘。战绩四,武德六年,李孝恭带领李靖、李勣等名将,前往九江出征镇压杜伏威的部将辅公祏,大获全胜,在武康俘虏辅公祏,彻底平息反叛。
小结,很显然从上面的战绩来看,李孝恭完全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巴蜀、荆襄之地全部都是李孝恭拿下的,这功劳是李道宗比不了的。三、名额有限,赏赐外人更重要。凌烟阁本就是赏赐功臣的地方,为啥要封赏这些功臣呢?主要就是给后世做个表率。大家要给李唐王朝好好干活,将来也能上去。至于李唐宗室,能上榜的自然就没那么多了。
毕竟主要目的不在于鼓励宗室,宗室做大了以后,往往会成为皇帝的威胁。而且封赏外人,可以激励他们好好干活,封赏宗室太多的话,会让大臣们觉得皇帝偏心。这就违背了当初设立凌烟阁的目的了。后废行台,拜扬州大都督。孝恭既破公祏,江淮及岭南皆统摄之。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
厚自崇重,欲以威名镇远,筑宅于石头,陈庐徼以自卫。---《旧唐书》因此在李道宗和李孝恭都能入选的前提下,稍微比较一下就能发现,李孝恭是远超过李道宗的,当然是他入选了。总结:唐朝历史过分渲染北方战事。很多人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为啥感觉唐朝夺取天下,基本都是在北方打仗呢?难道打下了北方就打下了天下?这不能啊?毕竟三国时期,荆州、东吴、巴蜀就都是发展起来的地方了,而且是很著名的战场。
其实唐朝的历史过度渲染了北方战事。因为攻占北方,功劳最大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然要刻意渲染一下他的功劳。南方不是没有打仗,独当一面攻打南方的,其实就是李孝恭。如果说唐朝创业分两个板块的话,李世民攻占了北方,那么李孝恭便攻占了南方。但是李孝恭可不是皇帝,而且过分夸大他的功劳,会显得李世民没那么能干。所以李孝恭就没那么出名了,不光他的功劳没多少人提起,而且他还被多次怀疑有谋反嫌疑,以至于后世口碑都不佳,也不知道是谁的杰作。
唐初两位宗室亲王,河间王李孝恭和江夏王李道宗两位谁更厉害?
李孝恭和李道宗两位都是大唐初期作战勇猛为官忠诚武艺高强战功赫赫威震四海名扬天下的宗室亲王一代猛将,江夏王李道宗唐初三大开国名将之首战功多又大更厉害但结局更悲惨,晚年因皇权斗争被外戚国舅长孙无忌陷害惨遭高宗以谋反罪削爵夺职流放他乡客死于象州,河间王李孝恭战功赫赫只被夺兵权富贵半生得以病死善终结局更好。。
更多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堂侄 李孝恭简介)相关问题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