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59841浏览58747193本站已运行91018

唐玄宗是叫李什么(唐玄宗是李世民的孙子吗)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唐玄宗是叫李什么(唐玄宗是李世民的孙子吗),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唐玄宗是叫李什么(唐玄宗是李世民的孙子吗)。

唐玄宗是李世民的曾孙。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李旦是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第四子。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唐玄宗和李世民中间隔了两代人,所以唐玄宗是李世民的曾孙。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神都洛阳,是时任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虽然一出生就是皇子,但当时朝廷大权都由睿宗之母、皇太后武氏所掌握,因此睿宗不过傀儡而已,李隆基这个皇子,也更加无足轻重。

此后,李隆基曾受封楚王,并过继给早逝的伯父李弘为嗣子;天授元年(690年),皇太后称帝,睿宗被降封皇嗣,为了消除李唐皇室的影响力,年幼的李隆基随父亲李旦幽居深宫,数年间都不能和外界接触。

长寿二年(693年)冬,皇孙李隆基被降封临淄王。第二年正月,李隆基之母窦氏因为受人诬告为“厌蛊咒诅皇帝”,被武曌命人秘密地杀死,连安葬在哪里都不知道。之后,其父李旦也被诬告“异谋”,武曌让酷吏审讯,几乎至李旦于死地,幸好太常寺乐工安金藏为了保护皇嗣,不惜剖腹“以证皇嗣不反”,李旦一家才躲过了这场莫名的灾祸。

圣历二年(699年),十四岁的李隆基与诸兄弟再次出阁读书。此时其祖母武曌已经年迈,经过一番考虑后,放弃立侄子武承嗣为皇太子之的念头,将李隆基的伯父、前太子李显接回神都,重立为皇太子,皇嗣李旦则改封为相王。

此后数年,李隆基以临淄王的身份,先后出任亲卫府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朝臣发动了“神龙政变”,杀死了乱政的武曌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迫使武曌禅位于皇太子李显,中宗因此得以复位。李隆基虽然没有参与这场政变,但全程目睹了整个过程,亲人们之间的权力争斗,也深深映入他的脑中。

中宗复位后,因为长期被母亲所压制,因此性格懦弱、遇事退缩,治国无能,朝政大权逐渐被皇后韦氏和中宗幼女安乐公主所控制。韦皇后想要效法婆母则天皇帝、独揽大权(甚至称帝),安乐公主也想要得到“皇太女”的名号,于是大力打击反对她们擅权的朝臣,当初发动政变、恢复大唐的功臣们大多被韦皇后怂恿中宗贬官驱逐,就连皇太子李重俊被也被安乐公主逼迫起兵反抗,失败后被杀。

此时,李隆基已经于景龙二年(708年)出外任官,领潞州别驾。在看到朝中的乱局后,二十四、五岁的李隆基不甘心祖宗的基业一再被外人所篡夺,于是开始暗中准备、招揽亲信,预备当社稷发生危难时,立即举事平息动乱。

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从潞州(今山西长治)回到了京师长安。此时韦皇后的谋夺大权行动已愈发明显。为了提前准备,李隆基偷偷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联络反对韦氏集团的勇士,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局。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中宗突然驾崩,传言是死于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之手。韦皇后迫不及待,在立中宗幼子温王李重茂为皇帝后,更想要继婆母武曌之后,当第二个女皇帝,并准备铲除对自己有威胁的相王李旦、太平公主。

但韦皇后还来不及动手,李隆基就抢先和姑母太平公主联手,与太平公主的儿子卫尉卿薛崇简,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任朝邑尉刘幽求、禁军将领陈玄礼、葛福顺、李仙凫等人发动了政变,于唐隆元年(即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率军冲入皇宫,诛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韦氏集团诸多党羽,灭韦氏全族。这即是“唐隆政变”。

在举兵之前,有人请求李隆基将发动政变之事告诉相王,李隆基则回答说自己是为了拯救社稷,救君父之危,成功了是宗庙和社稷的福祉,假如不幸失败,自己也是忠孝而死。怎么能够连累父亲,让他担心、并且牵扯进来呢?因此,李隆基决定瞒着父亲,单独行动。

直到政变成功、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都被诛杀后,李隆基才在六月二十一出宫,拜见父亲相王李旦,向父亲叩头谢罪,述说自己事前隐瞒实情、发动起兵的经过。相王惊喜交加,流泪搀扶起李隆基说:“大唐宗庙社稷得以保全,都是你的功劳,哪里有什么过错!”

随即,李隆基率军迎相王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重茂。三天后,在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的策划下,相王受侄子李重茂禅位,登基称帝,唐睿宗也第二次登上了皇位。

睿宗登基后,先是封李隆基为平王,后又在嫡长子李成器的力辞下,将储君之位改授李隆基,册立其为皇太子。但这样一来,让同样有巨大权力欲的太平公主产生了危机感,认为皇太子将要危及自己的权势地位,于是原本的合作者变成了敌手。

太平公主自恃拥立睿宗登基有功,于是经常学着母亲武曌当年的样子,不断干预睿宗的执政、插手朝政。而皇太子精明强悍、才能出众,经常为了控制权力而妨碍自己参政,所以太平公主想影响睿宗、改易太子。皇太子自然不愿轻易低头、任人摆布,也想清除掉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影响力。姑侄二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对妹妹和儿子之间的矛盾斗争,睿宗深到不安,天性恬淡的他为了维护社稷稳定、李唐皇室不至于再次内讧,于是先命皇太子监国,后又在景云三年(712年),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把帝位禅让给了皇太子李隆基,改元先天,李隆基即唐玄宗。

但睿宗的主动让位,并没有平息玄宗和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发了双方的敌意。皇帝和姑母都在暗暗积蓄力量,准备一举除掉对方。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和党羽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等人合谋,准备武力推翻皇帝玄宗,同时计划在玄宗饮食中下毒。玄宗得知消息后,与心腹王琚、张说、崔日用讨论,决定先发制人,诛杀太平公主一党。

于是,玄宗于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召集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禁军统帅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发动平乱行动,趁太平公主集团不备,突然出兵诛杀了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宰相岑羲、萧至忠、窦怀贞 也被诛杀、或者自裁,长安城中的太平公主党羽顷刻间被全部消灭。

眼见党羽被诛杀殆尽,太平公主惊慌失措之下,不得不逃离府邸,躲入佛寺中避难,三天后才无奈返回,并向已经退位的太上皇哭求庇护。太上皇亲自出面向玄宗求情,请赦免太平公主的死罪,但被玄宗拒绝。太平公主绝望之下,被赐于家中;这就是“先天政变”。平息乱局后,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决心励精图治、重现大唐盛世。

玄宗彻底掌握皇权后,立即选用贤能、提倡文教、改定官制、整顿吏治,大力发展农事,减轻民间负担,使得武曌晚年以来混乱、衰败的朝政迅速得到改善,国力也大大恢复。

早年的玄宗有胆量、有魄力,精通治国方略,知人善任且善于发现人才,所提拔的宰相大多是通晓治国,尽心竭力操劳国事的名臣、能臣。依靠这些贤臣,和玄宗本人的勤政,大唐文化、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政局十分稳定。君臣一心、上下同力的良好氛围,让早年的玄宗完成了开创“开元盛世”的伟大成就。

但在盛世蓬勃发展之下,危机也在缓慢萌芽。由于经济的过快发展,导致土地兼并激烈,农户不断逃亡,朝廷稳定的基础——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都面临崩溃结局。而玄宗大力提倡的“节度使”制,使得边境武将统辖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而中枢的军备废驰衰落,结果就是内轻外重,强枝弱干,手握兵权的武将开始有了自立、反叛之心,国家也将因此遭受巨大的灾难。

晚年的玄宗沉溺陶醉于自己之前的巨大成就中,逐渐没有了年轻时励精图治、虚心从谏的精神,也失去了当初的节俭、谦省习惯。

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因听信谗言,将三个儿子——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赐死开始,玄宗逐渐变得昏聩庸碌、骄奢淫逸、挥霍贪婪,还不顾礼法,将儿媳寿王妃杨玉环纳入宫中,封为贵妃。天下的风气,也都随着玄宗的喜好而改变,大唐在表面的升平繁华下,潜在的危机和矛盾已经不断激化,祸乱近在眼前。

玄宗晚年先后宠信李林甫、杨国忠,二人把持朝政、打击异己,排挤忠直大臣,使得原本清明的朝政迅速腐败,朝纲紊乱 ,更加加剧了政事的败坏,“开元盛世”逐渐演变为“天宝中衰”。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初九,早有反叛心思的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趁着玄宗晚年的昏庸骄奢、不理政事,以及朝廷内部政治腐败、军力空虚之际,打着“忧国之危、讨伐奸臣”的旗号,在范阳起兵,然后率十五万边军南下,进攻洛阳、长安。

当时,因为陶醉于盛世,承平日久,军民久未经历战争,所以叛军一路长驱直入、连战连胜,河北、河南诸地的州县望风瓦解,当地官员或逃或降,几乎没有抵抗。

天宝十五载(756年)初,叛军占领了东都洛阳,随后又击败了防守潼关的唐军,生俘守将哥舒翰。当年六月,叛军大举进入关中,长安陷落。

在长安陷落前,玄宗于六月十三率皇太子李亨、后妃、百官、禁军六军仓惶逃离皇宫,出逃蜀中。在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时,随行的将士们发生了哗变,杀宰相杨国忠,然后迫使玄宗赐死了杨贵妃(有传闻说,兵变是皇太子策划的)。

此后,心灰 意冷的玄宗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和皇太子分道扬镳,一路西逃至蜀中成都。皇太子则率少数亲随、卫队,向北进发,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七月十二,在朔方军将领以及随侍亲卫们的拥立下,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南门城楼举行登基仪式,宣布继位,改天宝十五载为至德元载,李亨即唐肃宗。

肃宗自行称帝后,尊远在蜀中的玄宗为太上皇(上皇天帝),并派使者前往蜀中,向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太上皇”的玄宗奏报情况。而人心尽失、无兵无势的玄宗在成都得到皇太子已经自行称帝、并奉自己为“太上皇”的消息后,也只得无奈接受,从此退出了大唐权力舞台。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首领安禄山在内讧中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叛军内部发生混乱;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肃宗也从灵武返回,回到国都。十二月,在肃宗的一再请求下,玄宗离开成都,返回了阔别一年半之久的长安,以“太上皇”的身份居兴庆宫(南内),过上了退休生活。

起初,肃宗对太上皇的态度还算谦恭孝顺、日常供奉也很丰裕,玄宗最初几年的“太上皇”生活,还算轻松惬意,肃宗也时常亲自去探视太上皇,父子之间相处比较融洽。

乾元二年(758年)正月,河北叛军首领史思明再次发动叛乱,自称“大燕天王”,并南下攻克洛阳,长安的局势又紧张起来。肃宗生性多疑,在这局势不明的时候,为了防止有人借“太上皇”的名义生事,甚至太上皇本人会不甘寂寞、“交通外人”,重新夺回权力,肃宗授意心腹宦官李辅国,于上元元年(760年)七月,强行将太上皇从兴庆宫迁居到西内太极宫,安排住进甘露殿内,名就近为奉养,其实就是“看管、监视”起来。

而在迁居途中,李辅国胆大妄为、率五百骑兵气势汹汹地拦住太上皇去路,并且拔刀相向。玄宗惊惧之下,几乎落马,幸亏是玄宗的心腹高力士挺身而出,斥责李辅国、并亲自护卫,玄宗这才安全地迁居到甘露殿中。

此事过后,李辅国向肃宗请罪,肃宗没有怪罪李辅国对太上皇不敬,反倒安慰他“防微杜渐,以安社稷,何所惧也”。

而迁居太极宫后,玄宗仅剩的几个近臣、亲属,也都被贬斥出朝,其中高力士被流放巫州;陈玄礼勒令致仕;玄宗的妹妹、肃宗的姑母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观。肃宗另外委派万安公主与咸宜公主(都是肃宗的妹妹、玄宗的女儿)带着重新挑选、和玄宗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一百多宫人,入住太极宫,侍侯、服侍太上皇的日常膳食、起居。太极宫的守卫,也都换成了老弱军士。

迁居太极宫后,太上皇玄宗又过了一年多茕茕独处、形影相吊的孤寂生活,心情抑郁寡欢、悲切凄凉。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初五,在留下了“今病既弥留,殆将不寤;常惧有悔,以羞先灵。”的遗诰后,太上皇李隆基怀着思念、悔恨、悲伤的心情,驾崩于西内太极宫神龙殿,年七十八岁;他也是大唐皇帝中,享寿最高者。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十八,肃宗患病病重,张皇后欲趁皇帝得病不能理政的机会,发动政变,废黜与自己不和的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并诛杀肃宗心腹宦官李辅国、程元振,以掌握大权。

但谋事不密,李辅国、程元振提前得知消息,抢先出兵保护皇太子,并擒拿张皇后及越王李系,以及他们的党羽。当天晚上,李辅国、程元振杀越王李系、兖王李僴(肃宗之子),将张皇后囚禁在别殿。

宫中动乱发生时,肃宗已经病入膏肓,而得到皇后被囚、两子被杀的消息后,肃宗惊惧不已,病情由此加重,随即不治而亡(也就是吓死的),年五十二岁;肃宗驾崩时,距离太上皇去世,仅仅十三天。

动乱平息后,在李辅国、程元振的拥立下,皇太子李豫登基称帝,即唐代宗。代宗给祖父上庙号“玄宗”,上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给父亲上庙号“肃宗”,上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763年)三月,玄宗安葬于泰陵,肃宗安葬于建陵。

更多唐玄宗是叫李什么(唐玄宗是李世民的孙子吗)请持续关注本站。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和女友旅游去哪里好(适合和女朋友去旅游的地方)
下一篇: 唱歌把自己唱哭是什么感觉(唱歌把自己唱哭了丢人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