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书画中枇杷寓意,以及五大书法家故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五大书法家故事
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吴昌硕。
王羲之的故事: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平时喜欢弹琴,王徽之便一直进去坐在灵座上,拿过王献之的琴来弹,琴弦怎么也调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说:“子敬,子敬,人和琴都不在了。”说完就悲痛得昏了过去,很久才醒过来。过了一个多月他也去世了。
颜真卿的故事:颜真卿巡查河东时,上书唐玄宗李隆基,弹劾朔方县令郑延祚在母亲死后三十年还未将其下葬,李隆基诏令终身不录用郑延祚。听闻此事的人都感到害怕。
北宋绍圣四年,米芾出任江苏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主政两年,多有惠政。期满离任时,乡绅百姓略备薄礼为他送行以示感念,米芾一一婉拒,并再三叮嘱家人:“凡公之物,不论贵贱,一律留下,不得带走”,还亲自逐一检点行李,生怕家人暗自夹带。
米芾的故事:米芾发现自己常用的一支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便让家人把砚台、毛笔洗干净后,方离开县衙。米芾临池洗墨,不带走安东的一点点墨汁,清清白白上路,一时传为佳话。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洗墨的水池取名为“米公洗墨池”并立碑记之。
吴昌硕的故事:吴昌硕初配夫人姓章,新婚不久即于兵乱中死于饥病,后于29岁时续聘菱湖施氏夫人。育有子女六人。吴昌硕早年生活饱经忧患,17岁时因兵乱随父出逃,甚至有过几乎饿死的苦痛经历。这一段流离失所的生活,使吴昌硕失去了不少骨肉至亲,这使他更懂得家人亲情的可贵,所以吴昌硕成家后的家庭生活是温馨而和睦的。
国画的大写意与小写意哪个笔墨更好,艺术性更强大师为什么多是大写意
写意与我相伴五十八年了。
一九六四年我开始习毛笔画,没人教,自己临。“传移模写”,六法之一,临,是我学画的重要途径,虽然范本不过盈寸印刷品或是书藉上的附图。终于有机会在装裱店看到人家画的荷花,枇杷手迹。从此,越过工笔,专事写意。瘦金书也还练,《醉翁亭》(苏轼书)成了主打。写意,不练《醉翁亭》,写亦难。
后来我到学校教书了,知道写意尚分大小。大者如白石红花墨叶,泼墨写成;小者即齐璜虾蟹,須惜墨如金,谨慎为之。他的学生李苦禅后来成了大写大家,王雪涛成为小写宗匠。
大写,汪洋恣肆,气势磅礴;小写,谦虚自牧,表达细緻。然而,写意无论大小,都是作者学养、笔墨功夫、人品的体现。
工笔花鸟画怎么样的才算好
论南宋时期工笔花鸟画的神韵描绘与传达
南宋时期工笔画作为精致工妍、富丽典雅的院派画,历来遵循形神统一的神韵描绘与传达旨意,力图在描绘真实花鸟形态的同时表达事物精神内涵。即宗白华所说,“外取物之骨相形态,内表人格心灵”。纵观南宋时期工笔花鸟画,其神韵描绘与传达主要选用“以形写神”和“以神造形”两种技法,直至今日,该画种及神韵描绘与传达技法依旧被沿用
南宋时期是工笔画颇负盛名的阶段,特别是以精细、严谨描绘形象为标志的工笔花鸟画,更是喜得画家青睐。不管是画之布局、造型还是着色,亦或是画之内含诗意,南宋工笔花鸟画都丝毫不输其他时期。在这个时期,工笔花鸟画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形是神赖以存在的躯壳,形无神不活,神是形赋予生命的灵魂,神无形不存”。即工笔花鸟画已上升到了形与神相统。鉴于此,南宋工笔花鸟画呈现两种特点,一是高度重视真实描绘自然的客观物象,二是高度重视追求自然花鸟的神韵。为了深入而传神地描绘与传达自然花鸟的神韵,南宋工笔画画家采用了“以形写神”和“以神造形”两种技法,力求在技法内灌注生气与灵魂
以形写神,凸显神韵
以形写神,侧重于细致地描绘真实事物之形体,并于线
条、色彩等绘画语言中灌注绘画者情感以传达画之神韵的方法。早期的“以形写神”只用于人物画创作,直至北宋时期,花鸟画家才将其逐步引入到自然花鸟形体描绘中,以深入地传达自然花鸟的神韵。而到南宋时,用“以形写神”描绘与传达自然花鸟神韵的方法已逐渐成熟。其具体着力点主要有两点,
是深入观察自然花鸟画。在这个时期,花鸟画家多躬身自然,师法自然,力求在透彻了解自然花鸟“形理”的基础上深刻感悟自然花鸟的神韵。因而,南宋“以形写神”之法创作的工笔花鸟画往往具有神气活泼、气韵飘然等特质。如南宋钱塘林椿描绘的《杏实图》中,紫色绚丽,写生意趣十足,宋高宗时期的陈善描绘的獐猿、花果、禽与鸟等中都非常严谨逼真,与自然花鸟传达出来的精神神韵几乎毫无二致,即画面上的自然花鸟具有的形态、常理以及神韵都与实景中的自然花鸟一致
二是深刻而细致地描绘自然花鸟的形体与动势。在南宋工笔花鸟画中,自然花鸟外露的各种生气与神韵并非是通过某个具体部位传达的,而是利用自然花鸟的动作态势与形体变化来展现的。一如明代高濂强调,描绘花鸟若只侧重于描绘其羽毛的纹样色彩,而不关注其“飞”、“鸣”、“香”、“湿”等形体变化与动作态势,那么花鸟描绘将无神韵可言
具体而言,鸟的眼睛如人的眼睛般,都是传达神韵的重
要部位,但鸟之神韵并非是以“眼”为亮点的,相反,鸟栖息、鸣、捉、梳翅、捕食等姿态才是最能展现鸟之个性与神韵的方式。有时鸟的某个刹那间动作就可将其无限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并给观者一种强烈而深刻的精神感染与心灵共鸣。南宋时期的《枇杷山鸟图》就是最好的代表。画家深入地观察了绣眼鸟发现果实上的蜂蚁时的精妙动态并将其描绘了下来,身体微微向前倾倒,头部稍稍向后仰,整个身体保持平衡状态。而后,羽翅微微展开,准备啄食。这瞬间的乌动势,深刻地展现了鸟之神韵
与鸟之动势不同,花木的生气韵致多在花木的形体变化中展现,如春天发芽之际、夏天繁荣之际、秋天枯萎之际、冬天凋零之际。因而其韵致极易被把握。若能够对其进行细致而深入地描绘,则其姿态将处处彰显神韵。如直至今日依旧备受艺术界青睐的南宋工笔花鸟作品《海棠蛱蝶图》就将深春之际的海棠花的迎风招展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充分传达了“花贵妃”的娇态之神韵
以神造形,应目会心
以神造形,顾名思义,即先明确神韵,然后再由神韵出发描绘具体形态的方法,它更侧重于主观创造,对画家之思维发散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早期“以神造形”就已在花鸟画的审美创作中应用。如北宋时期,宣和院就曾以“蝴蝶梦中家万里”等诗句考验画家,要求画家创作形神统一的花鸟画。到
南宋时期,这种以诗意考核绘画的方式转变成了立足自然花鸟的真实形态与神韵创设新的造型,以更深入地传达自然花鸟的神韵与画家的内心情感
如南宋流传至今的《瓦雀栖枝图》,中间一只眼睛直接俯视下方的小鸟的描绘可谓是深刻却又脱俗。在现实情境中,若小鸟向下俯视,其眼睛是被遮挡且不可见的。即便是侧目向下,其中必然有种眼睛是被遮挡的。但此时画家却一反常态,打破寻常画法,刻意地将小鸟的双眼都描绘出来。这种看似意外的描绘,却又属于意料之中。而鸟儿两只眼睛的描绘,不仅有效地保持了观赏者视觉的平衡,又深入地描绘与传达了鸟儿回首俯视的刹那间神韵。又如南宋画家徐崇矩创作的《红蓼水禽图》就曾被清代初期鉴藏家耿昭忠盛赞为“传写物态,蔚有生意”。与常态的水禽不同,徐崇矩特地在其描绘的鸟的嘴峰处“锦上添花”,使鸟儿拥有了如人般的“胡须”,从而衬托出鸟儿犀利盯着水面,欲捕捉水中之鱼的坚定神韵。直至今日,这种在原型与神韵基础上创新神韵,以传达更深层情感的“以神造形”依旧颇得艺术界好感
结语
自南宋至今,工笔花鸟画艺术始终保有两个特点,一是用笔精工,色彩艳丽,作品整体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二是画中有诗,且诗意盎然。即南宋工笔花鸟画在形态描绘到位的同时还具有“神无形不存”、“形无神不灵”的特质,形神关
系已上升到了高度统一与依存的境界。这种境界又使南宋工笔画具备了良好的装饰性。特别是在花鸟外在形体、内在生气与神韵精深描绘之上,其形神关系已上升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这也为现代装饰描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如闻名全国的钦州坭兴陶器表层描绘的、备具自然花鸟神韵的装饰画面,就继承了南宋工笔花鸟画形神关系高度统的特质。就现代发展趋势而言,随着古代传统元素应用愈加强盛,人们的鉴赏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南宋工笔花鸟画的神韵描绘与传达技法将在更多领域被应用。
牛在民间文化的象征意义
“牛是农家宝,有勤无牛白起早。”一句民谚,道出了牛在农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千百年来,勤勤恳恳、埋首耕耘的牛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好帮手,其代表的牛文化和牛精神也深受人们赞赏。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正对应着牛年,让我们走进历史长河,一起去看看传统文化里的牛到底有多“牛”!
文物“牛”:以牛为尊,五福迎春
在古代,牛是古人祭祀的“至尊之物”,是农事生产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人对牛既尊且爱,玉器、青铜器和陶瓷书画等文物中时常可以看到牛的身影
在古代文物中,牛形器、牛形纹饰、牛首纹饰、牛角兽面纹和牛面具等形式多样、意涵丰富,大多数是礼器和兵器。殷墟便曾出土一座商“亚长”牛牺尊,牛体态健壮、生动形象,意味着那时工匠对牛的特征已有精准把握。
在古代祭祀中,牛的地位非常重要,甲骨卜辞便曾多次记载规模大小不一的“牛祭”。古时,牛、羊、猪三牲齐备被称为“太牢”,常为王侯所用。《礼记·王制》中的“诸侯无故不杀牛”不仅体现了牛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古代制度的等级森严。
伴随着农耕的发展,牛从“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走进乡间田野。一方面,牛发挥着载重和代步的重要作用,老子乘牛紫气东来和孔子乘牛车周游列国的典故为人们所熟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因舒适平稳、价格亲民,牛车风靡于各个阶层,士大夫“无乘马者”,陶牛车和画像砖等也反映出古人对牛车的喜爱。
在农耕社会,牛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人也常在田园农事画中描绘这位勤劳的“大伙伴”。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画中五牛一字排开,形态各异,后人为其赋予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成等“五福”,饱含吉祥寓意。古人挥毫泼墨的一幅幅“牛画”不仅体现着牛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古代“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
文学“牛”:以牛自喻,勤奋耕耘
“牛本善、性温讷,行任重、志笃远。”在传统文化中,牛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象征,有五谷丰登、平安祥和的寓意,代表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因如此,牛是古今文学作品中的“常客”。
南北朝时期,“山中宰相”陶弘景自喻为牛,以“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心迹;唐代农学家陆龟蒙对牛很是喜爱,“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便描写了他眼中江南水牛休憩时的景象;在南宋名臣李纲的《病牛》一诗中,老牛耕犁千亩、力尽筋疲,凭着“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精神毅然坚持,反映了作者为国为民不畏牺牲的高尚境界;看到耕牛已老却仍奋力劳作,诗人陆游以“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等诗句表达了自己穷尽余生余力和子孙也要收复故土的坚定信念。
在近现代,鲁迅自比为牛,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面对敌人决不屈服和面对人民甘愿俯首的态度;作家老舍曾以“文牛”自喻,无法忍受失去写作的闲在与自由;画家、诗人李可染曾将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画作与题跋将他眼中的牛尽数勾出:“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而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无不有用……”
著名诗人臧克家以诗咏牛,“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生动地描写了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形象。
民俗“牛”:牛为农本,敬之爱之
从古至今,民间相传着很多与牛相关的民俗活动。古人以“鞭春牛”表示催耕迎春。相传“鞭春牛”的民俗起源于先秦,即通过鞭打“提醒”牛春天来了,新一年的农耕即将拉开帷幕。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便用泥或纸制作假牛代替。今年立春,我国多地便以“鞭春牛”迎接春天的到来。
“种田之人听我讲,吃饭不要把牛忘。”立春前后,民间还有“送春牛”的习俗,“春倌”会拿着木刻版印的春牛图逐村逐户唱送,提醒人们勿忘耕牛之功,善待耕牛。
在陕西,人们把为老人做寿的活动称为“牛王会”,因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且排在生肖前列,以牛为名向老人祝寿代表着尊敬;在少数民族地区,壮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会庆祝“牛王节”,节日由来、习俗和节期各有异同。以壮族“牛王节”为例,人们将农历四月初八视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会给牛“放假”,把牛栏修整一新,还会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等,以示敬牛、爱牛、护牛。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