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谢灵运山水诗的优缺点(谢灵运山水诗用典),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谢灵运山水诗的优缺点(谢灵运山水诗用典)。
网友提问:
秀美的山水,旖旎的风光,是否让仕途不顺的谢灵运自甘淡泊?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一、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公元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二、谢灵运 和王羲之的关系
1、 谢灵运的母亲刘氏是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姜的女儿,所以王羲之(见附一)是谢灵运的太姥爷。
三、对谢灵运的评价:
1、谢灵运自评
谢灵运曾自评“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其山水诗多集中笔墨于客观山水本身的精描细摹,往往末尾缀以说理议论,极少明显见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因而招致“寡情”之讥。
2、伟人毛泽东(见附二)对谢灵运诗的评价
毛泽东晚年多次评论其诗: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他认为,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就此一点,谢灵运也是“功莫大焉”
3、其他文人对谢灵运的评价
①、 钱钟书(见附三):每以矜持矫揉之语,道萧散逍遥之致,词气与词意,苦相乖违。圆海(阮大铖)况而愈下。
②、 白居易(见附四)对谢灵运确实有着深刻的理解。一个人,怀才不遇,见而不用,空有一身抱负,真是徒唤奈何。因此,谢灵运纵情山水,也只不过是感情的宣泄而已。他喜欢做这样的诗吗?显然不是出于自愿。“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真是一语道破。
③、王夫之(见附五)《薹斋诗话》评谢灵运的诗说:“以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
所谓“以意为主”就是把立意,如确立主题、意境,作为构思的制高点。
“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指的是创作的意趣,或者表现于作品中的神韵,理趣,境界等。谢灵运取势的方式很独特,在宛转屈伸之中表达其意蕴。
三、谢灵运寄情山水,是否自甘淡泊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恃才傲物,自以为在政坛上应受到格外的器重,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挤,被调离京城建康(今南京)。所以在郡心情烦闷,不理政务,一味纵情山水。平日写写诗文,以宣泄胸中块垒。一年后,称疾辞官。
谢灵运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认为:一个人只要淡泊名利,便会置穷达荣辱于身外,不受其牵累,只要精神上恬静和惬意,就会觉得心性与自然常道相通为一。人生在世,要顺情适性,随遇而安,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谢家世代诗书,祖上谢安,谢玄(见附六)的功勋时刻提醒着他去恢复昔日的荣耀,去挽救那已经快日薄西山的家族,所以他有强烈的功名意识。谢灵运的命运代表着谢氏家族最终衰亡的命运。
正如伟人毛泽东评价其人: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想做大官而不能,‘进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晚节造反,矛盾达于极点。
伟人毛泽东道出了谢灵运矛盾的一生,在心情烦闷时,不理政务,一味纵情山水。平日写写诗文,以宣泄胸中块垒。祖上谢安,谢玄的功勋时刻提醒着他去恢复昔日的荣耀,去挽救那已经快日薄西山的家族,所以他有强烈的功名意识他并不自甘淡泊。谢灵运的命运代表着谢氏家族最终衰亡的命运。
以上回答如有不当,请指正。
附一、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附二、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附三、钱钟书(1910.11一1998.12.19),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
附四、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1][2],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3]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附五、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时,卒于壬申正月初二午时。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附六、谢安、谢玄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名士谢尚的从弟。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号称东晋“战神”。 父亲谢奕儿子谢瑍 主要成就: 组建北府兵、淝水之战大破前秦。
其他网友回答
谢氏家族是东晋功臣,而在改朝换代中,备受刘宋王室的排挤。谢灵运虽热衷于功名,但迫于官场的倾轧,为官时常称疾不朝,游览于山水吟赋诗文,乃是不得已而为。后罢官归隐,更非己之所愿。因此,他的仕途不顺,寄情于秀美的山水,旖旎的风光,吟咏诗歌,虽描绘了山水风光秀美旖旎,但诗中也常流露出不平,抑郁之情。不像陶渊明那样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自愿弃官归隐。而谢灵运是想做官而不能,被迫归于山林,为抒不平之气,扩庄园,建别墅,穿异服,处处标新立异,这哪是甘于淡泊,归隐也要处处显示自己的不凡,描绘山水追求绮丽,处于弱势不知权变收敛,而给政敌可乘之机,死于非命,这是时代的悲哀,更是诗人的悲哀。
其他网友回答
出去走走,看看秀丽江山,你就知道大自然与自己的渺小。在不高兴的事都不算什么了。调整心态干自己喜欢的事
其他网友回答
谢灵运以山水诗见长,也于他在政坛不得志有关。史书记载他,人很聪明有才华,但性格偏执,有过激行为。所以朝野上下,都欣赏其才华,而不敢放大权给他。主要还是怕他瞎搞,不好收场。
谢灵运又自负清高,曾言“天下才有十斗,曹植独占八斗,天下人共享一斗,我得一斗”。可以口气有多大。
自由以来,才气都输在一个傲上。看不起别人,觉高人一等,这是大敌。这将招人暗算。最终被人诬告叛变被杀。
谢灵运寄情山水之间,一是天生才子性情,热爱大自然,从自然之妙中找到写诗的灵感,写出山水诗,被当代人争相传抄,可谓名冠天下。
有从政愿望的他,不能如愿,只好游山玩水,写诗作歌,其不乐哉。
其淡泊名利,实为无奈,也是一种精神解脱。从政不通,就世界很大,我去看看。活出风流品行,也是另一种风光。
其他网友回答
虽然说在汉魏六朝长达八百年的时间里,诗坛成就能与陶渊明一样成为翘楚,但谢灵运绝非是沉迷山水文甘于平淡。为什么呢?如果谢灵运真的是自甘于平淡,他就不会在正当英年却获罪被诛。r
我们从可以下两方面分析:r
(一)出身高贵爵?在身r
说起谢灵运可能有人会不知道,但是说起“淝水之战”可能许多人都知道。这场发生在东晋的著名战役的主帅,正是谢灵运的爷爷谢玄。谢家祖上的风光可不远不止于止,谢氏家族有近两百年的权势显赫历史。而天资聪颖、自幼好学的谢灵运,还有强大的背景和爷爷的宠爱,因而在学问上盛名早著。这难免造就了他心高气傲、高人一等的性格。r
恰恰是如此,在东晋刘宋两易代之际,当谢家以前的下属刘裕摇身一变,戏剧般的成新朝的皇帝时,出身名门望族的谢灵运不得不以臣子“屈居其下”。可以设想到,谢灵运对新皇帝的鄙夷不屑和心里的别扭,他当然是万分地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当新帝任命他为官时,他其实是处处唱反调的,故意以游山玩水为乐,荒费职务。r
(二)与新帝及新朝的“仇恨”r
谢灵运本就瞧不起新皇帝,偏偏新皇帝对他也是不放在眼里。这边刚把谢灵运请出来当官,那边却又将谢家承袭的康乐郡公削降几等,变为县邑。这让谢灵运情何以堪?谢灵运因此更是对新朝恨之入骨。因此,在此后的官场生涯中,他屡次因不务政业落下把柄。他游山玩水,不是因为无能,也不是对仕途不感兴趣,纯粹是在以这种消极懈怠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恨与不满。r
正是因为这种心里失衡及不懂进退,谢灵运才终于落下把柄被处斩。耽于游山玩水,不过是他的傲慢与消极对抗,并非是自甘平庸。r
更多谢灵运山水诗的优缺点(谢灵运山水诗用典)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