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思悼结局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思悼为什么死后灌米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思悼为什么死后灌米
第一:党争。
1.党争缘由
思悼出生前老论与少论已有对立,思悼参政后决策明显偏向少论即在出生前主张等英祖儿子出生那一派,造成“荡平策”局面被动摇。
2.性格不同
思悼有文传世,据说有文采,且英祖对其功课抓得很紧,英祖和正祖以博学高智著称,所以从基因上推想思悼不会弱太多。《恨中录》称其仁德宽厚,也许思悼是一个文人型的世子。
英祖生母是整个李朝两贱民为后宫之一的崔淑嫔,另一人是著名妖姬张绿水,且其生母有诬陷害死景宗生母张禧嫔的嫌疑,英祖本人更有鸩杀兄长景宗篡位的骂名。如此种种,英祖的成长和人生必是不易且奋起抗争的。这样一个咬牙活着的老子,有了一个文弱,处政轻率不知政局险恶的儿子,定是有诸多不满。
史载因压力过大,思悼在英祖课问政局时总是沉默良久,不敢作答,这也必让英祖大为不满。
到了后来,思悼就是一个被父亲英祖瞧不起,不想用的儿子了。
3.老论是否是害死思悼的凶手
再说正祖在英祖去世前答应不追究父亲思悼死因,但是一上位就杀掉了外祖的弟弟等一系列与思悼之死有直接关系的老论臣子,可谓深恨已久。以正祖在朝鲜史上的正面评价,不至于同燕山君一样,因为父母的惨死迁怒于人,他不能杀献米柜的外祖父,就干脆杀了外祖父的弟弟,贞纯王后(英祖最后那个年轻中宫)的娘家也被清算得很厉害,为此正祖早逝也有传是贞纯下毒。
贞纯家金氏恰好是老论中坚,如只是献了米柜的外祖家有罪,那么金氏又有什么罪?且贞纯无出,对正祖的位子没有威胁,因此,要么是金氏当时仍然反对正祖继位,而英祖只有思悼的儿子们可以用来继位,所以此原因不成立。要么就是金氏正好是构陷思悼致死的主要力量。
正祖在清算金家同时没有杀嫡祖母,也是朝鲜恪守理教,弑杀长辈总是天下不容之事。
正祖大修思悼陵园,也是当年亲历父亲惨死,伤痛已久之表现。
第二:疯癫
1.思悼是不是真的疯了?
带僧尼进宫,会妓女,睡棺材,在我看来都是被英祖碾压下一个世子排遣情绪的表现。
每换衣服总是狂躁不适撕衣服,乃至要岳丈补贴衣物费用,这个就很夸张了,很像个神经病了。
最能支持思悼已疯的事件是思悼在更衣时发狂,亲手殴打自己最宠爱的淑嫔朴氏致死。
朴氏是已故大王大妃宫里的内人(良民出生的宫女),在大王大妃去世的同年思悼幸朴内人被发现,英祖因此大怒(守孝期不能有此事,何况刚好是大王大妃的宫女),对思悼更加不满。而思悼表现出来特别珍爱此女,为其装饰宫室乃至耗尽世子府现金,以至挪用公款(这真的不是明智的行为)。当朴氏死时,她已承恩四年,已有一儿一女,可见其受宠程度。
连自己最心爱的人都能打死,那说明思悼是真的疯了。
那么思悼是不是真的疯了?
历史是由人来写的,慧庆宫作《恨中录》发誓思悼已疯得没救,这个誓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思悼宠朴氏四年,慧庆想必已爱疏。慧庆父系是老论,慧庆父亲自献米柜摘干净自己与思悼的关系。如果思悼不疯,那么慧庆父洪氏就是罪人。
能证明思悼确实疯了的最大证据就是殴打朴氏致死,且问,为什么思悼失去理智时只打淑嫔,而左右侍从就没人敢救淑嫔?
《恨中录》血誓不可尽信,淑嫔未必死于思悼之手。
2.血统之疯
再来看看肃宗这边祖孙三代异于常人的表现。
肃宗爱张禧嫔欲狂,宠妾灭妻,立为王妃,其后虽然贬抑,但毕竟是世子之母,且专宠了十几年,在仁显死后为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大灌了昔日爱人三大碗毒药,看在世子面上也不该如此吧。
果然已经长得够大的世子景宗大受刺激,从此落下自言自语的毛病。
张禧嫔死敌崔淑嫔的儿子英祖也没好哪儿去,有好事走万安门,有坏事走景华门,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不能在一个屋子,听了恶言要洗耳朵,还要泼到不喜欢的儿子女儿宫里,除了大女儿和缓,他哪个孩子都不喜欢,到处泼脏水。更是能把儿子塞米柜里暴晒饥渴而死(是你儿子还是杀父仇人啊?)
如此看来,肃宗以来,李朝王室都有那么点神戳戳,强迫症,精神病。或许思悼也是如此,碰到个神经病父王,即使本来健康,也能给逼疯。
3.灵异事件
好好的儿子幽禁屋里给饿死不行?非要放小柜子里暴晒?
联想张禧嫔景宗母子的死因,再联想景宗死前已恍恍惚惚类似后日思悼,有没有可能参政后的思悼已被冤死的景宗给附身,为了驱邪到底,所以鸩杀了哥哥的英祖才要把儿子暴晒七天之数?
此为戏说猜测。
结论:思悼生前记录被刻意抹去,而后世史学家多偏向思悼冤死于党争。观思悼宠朴氏之不恰当不合时,可见此人不够稳重审慎,大异其父,不是政坛合格人才。无论如何,其死乃人伦之大悲剧。
思悼| 君臣父子,曾经令我深夜痛哭的父子悲剧
韩国电影这几年越来越惊艳了,思悼我是好久之前看的,但是一想到此片就想到当时看完了自己深夜痛哭的场景,无力提笔写作。东亚三国这样的父权社会一般默认父亲在家庭拥有无上的权力,普通百姓家是如此,帝王家更是如此,君臣父子,伦常纲要,而这样铁板一块的伦常纲要,又导致了多少家庭的悲剧,而权力与血缘相互交融的帝王家,更是不乏父子间的兵刃相交。
电影《思悼》讲述了李朝朝鲜史上一个罕见而血腥的案件,思悼世子某日提刀闯入王宫,次日他应意图谋反被英祖大王锁入米柜,八日后身亡。思悼世子被锁米柜的这几日,父子两人回忆了世子年幼时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青少年时逐渐开始叛逆,直到最后父子交恶,世子意图谋反。然而更可惜的是,皇室贵族家庭的亲情本身就是复杂的,本身就是充满了权力和斗争的。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谋逆”——于是,世子提刀冲向英祖,没有人会把此事看作是一个家庭父子关系正式的破裂,而更多会把此事看做权力的阴谋。对于思悼世子而言,他想要的是正常的父子亲情关系,但是英祖显然是不接受这样的单纯的,他考量的更多是李朝的稳定,他不认可世子,所以世子应该死在米柜里。但是世子死了之后,英祖又对世子说——“你为何不听我的话”,“是我害了你”,可惜哭完了之后,英祖奏乐凯旋回宫,这简直是在提醒观众,此片的背景是政变。
《思悼》的视角非常有意思,电影首先呈现的是世子提刀想砍自己老子,其次是世子被关入米柜,最后才是父子二人回忆世子从小到大,从亲密到矛盾最后反目为仇。父亲的性格偏执与儿子的不善沟通,使得原本就在政治上有分歧的两人亲情尽失,成为政敌。这样的开头谋逆-中间亲密回忆闪现-最后世子身亡的剧情结构,让人在亲情-亲情破碎-阴谋-政变-死亡几个片段中来回闪现,辅以韩国电影的煽情技法,实在是没少赚观众的眼泪。
柏杨以前统计过皇帝之死、皇后之死、太子之死。我记得,太子的非正常死亡率是最高的,几乎一半以上的太子死于非命。年迈的当权者很难不忌讳要接自己班的太子,历史上的废太子不甚其数,但似乎死的像思悼太子这般,还是非常罕见的。东亚社会一直教育男人要成为家庭中的顶梁柱,男人不需要善于沟通感情,男人需要沉稳,需要隐藏自己的感情,父亲应成为家庭的领导,儿子应该服从父亲,但是这样的社会情况与家庭情况,很难避免被父子之间的亲情被体制化的结局。《思悼》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悲剧范本,令观众看到,极端情况下父子之间对抗而产生的悲剧。世子死了,父子间的对抗结束了,英祖打开米柜,眼中含着泪水,儿子死了,父亲赢了。
...是否确有 另:请简要叙说当时历史及您对结局的看法
现在正跟姐姐看韩国古装剧《成均馆绯闻》,因为对当时朝鲜历史不了解,所以看得有点吃力。为了能更好的融入到剧情,所以就上网做了一翻功夫,简单的了解一下这部片的有历史背景。在看肥皂剧的同时也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也是不错的。
首先说说这部片讲的是哪个年代的吧。简单一点,当年是1970年当好是我国的乾隆五十五年。当时的皇帝:正祖(1752--1800在位时间:1776--1800)讳李算,是李氏朝鲜的第22代君主,思悼世子嫡长子,1759年册封为世孙,1762年其父思悼世子去世,对他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他被称为最有孝心的王,不但孝敬反对自己继位的贞纯王后,而且一生致力于恢复其父思悼世子名誉,并且最终为他修建陵墓,追封他为庄祖大王。
在政治上,他兴趣广泛,对下平和,宽松治国,百姓安居乐业,正祖一朝,言论开放,民风淳朴,文学,绘画,各种艺术百花齐放,被称为朝鲜时代的文艺复兴。
关于思悼结局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