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对年龄有着独特而富有诗意的称呼,从初生至百岁,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称谓。这些称谓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人们对生命阶段的独特理解和尊重。
初生的婴儿有三种主要的称呼:汤饼之期、襁褓和赤子,分别指婴儿出生三日、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则是指2至3岁的儿童。
对于男孩和女孩,古代有特定的年龄称谓。例如,始龀是指男孩8岁或女孩7岁,总角则泛指8岁至14岁的少年。而外傅之年、金钗之年、豆蔻等则是其他一些特定的年龄阶段的称呼。
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是古代女子成年的标志,意味着可以出嫁的年龄。与此志学之年则是指少年15岁,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开始有志于学。舞象之年则是指少年15至20岁。
对于男子,二十岁被视作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称为加冠或弱冠,意味着已经成年。而立之年则是指三十岁,一个人应该在这个年龄达到人格、学识和事业自立。不惑之年则是指四十岁。
古代人对年龄的称谓十分细致,从初度到百岁,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称谓。这些称谓往往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以及社会角色相关,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关于男子加冠礼和女子及笄礼的仪式。这些仪式是古人对成年的一种认知和庆祝,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古代对年龄的称谓丰富多样,这些称谓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从初生的襁褓到百岁的期颐,每个阶段都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都值得珍惜和庆祝。
对于年龄,古人有许多独特的代称。对于十岁以下的儿童,我们称之为黄口小儿,稚气未脱的少儿时代。而对于十三到十五岁的青少年,我们称之为舞勺之年。十五到二十岁则称为舞象之年。如果是十二岁的女孩,我们称之为金钗之年。十三岁的女孩,人们会说她是豆蔻年华。至于十五岁的女孩,已到及笄之年。十五岁的男孩则进入了志学的年纪。十六岁的女孩,人们会称她为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或者二八年华。二十岁的女孩,我们称之为桃李年华。到了二十四岁,女子便进入了花信年华。
至于出嫁的女子,有梅之年或标梅之年的雅称。三十岁的女子,虽然半老,但仍风韵犹存,称之为半老徐娘。对于二十岁出头的男子,我们称之为弱冠。三十岁则是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称之为而立之年。当一个人步入壮年时期,我们说春秋鼎盛。而对于四十岁的男子,这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我们称之为不惑之年或者强壮之年。五十岁的人已经经历了许多事情,称之为年逾半百或者知天命之年等。六十岁是花甲之年,七十岁则被视为古稀之年。八十到九十岁的人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了。如果是九十岁,我们会称他为鲐背之年。一百岁的人则被视为寿星,称之为期颐或者人瑞。
那么古代人在计算年龄时使用的是周岁还是虚岁呢?答案是虚岁。也就是说,满了周岁之后,再吃饭就已经是第二年的饭了。现在官方则更倾向于使用周岁来进行记录。比如婴儿打预防针时,记录的就是周岁加分数来表示年龄。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基,也是使用虚岁来进行计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代人在计算年龄时采用的是虚岁的原因。
那么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呢?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古代人的平均寿命相对较低。例如北京猿人的化石研究显示,他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在18岁左右。而根据历史统计,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也相对较低,如夏商时期为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为22岁,唐代为27岁等。尽管在民国时期平均寿命有所增加至约35岁,但相比现代仍然较低。这个结果应该是一个相对高估的数字,因为远古时代的婴儿死亡率无疑很高,婴儿尸体也相对不容易保存,因此化石数量较少。尽管如此,这仍然是最能可靠估算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的方式了。这也反映了古人寿命短暂的现实,因此才有“人生七笑余十古来稀”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