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34741浏览52697054本站已运行9224

唐朝距今多少年(颜真卿所在的唐朝距今多少年)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距今多少年,以及颜真卿所在的唐朝距今多少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唐朝、后唐、南唐是何关系后两个会是唐朝皇室的后裔吗
  2. 颜真卿所在的唐朝距今多少年
  3. 唐宋中间隔了多少年
  4. 盘古距今多少年

唐朝、后唐、南唐是何关系后两个会是唐朝皇室的后裔吗

公元907年,投降唐朝的原黄巢起义军将领朱温灭掉唐朝登基称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其他原来唐朝的藩镇诸侯也纷纷称王称帝。有些实力弱小离中原较远的诸侯纷纷改变旗号,接受后梁的册封而彻底背叛唐朝。但是还有一些忠于唐朝不愿服从朱温的势力,他们并不甘心唐朝的灭亡继续打着唐朝的旗号和朱温进行斗争。

(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

其中以朱温的死对头晋王李克用为代表。这个李克用是谁呢?他和唐朝是什么关系?后唐和唐朝是像西晋东晋那样的延续吗?

唐朝国力强大影响力远及四方,很多少数民族或畏惧武力强大或者仰慕天朝富足而甘为附属。很多归附臣服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被赐与唐朝国姓李氏,后来他们很多自称李氏。实则和唐朝皇室并无血缘关系。

沙陀族就是其中一支,他们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分布在金娑山南,蒲类海东,名为“沙陀”的大沙漠一带,因此号称沙陀突厥,简称沙陀。沙陀族首领姓朱邪,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因帮助唐朝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朝封为金吾上将军。赐姓李氏,名国昌,其后世代以李氏为姓。

(后唐的奠基人晋王李克用)

后来李克用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任河东节度使后被册封为晋王从此割据河东地区。李克用和朱温在镇压黄巢起义过程中结下大仇,双方连年大战互有胜败。朱温灭唐称帝后不久李克用病故,他的儿子李存勖趁朱温死后诸子争权夺利灭掉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年号同光,沿用唐朝国号定都洛阳。后来李存勖派大将郭崇韬和长子魏王李继岌攻灭前蜀,马楚和南平相继内附。后唐基本统一北方和四川等地,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史书记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后唐疆域最广时)

李存勖继位后开始疏远猜忌跟随打天下的宿将,宠信宦官伶人导致朝政混乱。邺城兵变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出兵平叛,不料部下发生哗变和叛军一起拥戴李嗣源为帝。手下兵士也逃散一空,李存勖在乱军被部下郭从谦所杀。李嗣源也是沙陀人,从小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李嗣源登基后仍沿用唐朝国号,改元天成,是为明宗。李嗣源是五代十国难得的明君,在他的七年统治时期休养生息,治理贪腐。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史称“明宗之治”。

(幽云十六州地图)

李嗣源死后他的养子李从珂起兵叛乱杀掉李嗣源的儿子李从厚登基为帝,李从珂又想杀掉坐镇河东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石敬瑭得知以后先发制人,并派人以称臣纳贡石敬瑭对辽主以父事之和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帮助。公元936年,石敬瑭和契丹军队包围洛阳李从珂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后唐庄宗李存勖像)

后唐建立者为突厥沙陀族,和李唐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后唐以复兴大唐为号召,奉唐朝宗庙为祀。五代史记载:诏于晋阳立宗庙,以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懿宗昭圣皇帝、昭宗圣穆皇帝及懿祖以下为七庙。所以很多人以为后唐为大唐的延续,但是实际上后唐只是延续了唐朝的国号而已,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政权。这和西晋的宗室司马睿在西晋灭亡后,在金陵称帝建立东晋并不相同。后唐前身是奉唐朝国号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东晋是西晋残余势力拥立西晋宗室建立的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除了后唐以外,还有一个以唐朝为国号的政权。由于地处黄河以南的淮河长江流域所以被称为南唐,南唐因为大词人后主李煜而被世人所知。

(南唐地图)

南唐建立者徐知浩,又名李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据称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也有记载他本姓潘,父亲是个小吏。他自称父亲叫李荣,在他六岁的时候去世。一直流浪到淮南地区濠州,偶然机会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看中。据《南唐书》记载:“乾宁二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见而奇之,养以为子。”但是杨行密的长子杨渥很讨厌李昪,不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估计还有虐待的问题。杨行密便把他托付给自己的部将徐温,改名叫徐知浩。

(杨行密像)

徐温倒是很喜欢这个被塞过来的养子。徐知浩也在徐温身边学到了很多带兵和治理地方的本领,而且对待徐温比徐温的亲生儿子还要孝顺。徐温有病卧床,徐知浩和妻子一起侍候不分白天黑夜。徐温大受感动,杨行密也说诸位将领的儿子没一个比得上徐知浩的。杨行密死后杨渥继位,杨渥和大将徐温张颢争权被二人干掉。两人推举杨渥的二弟杨隆演为王,没过不久徐张二人又发生矛盾。徐温先下手为强杀掉张颢,独揽吴国大权并推举杨隆演称帝。不再尊奉唐朝年号。

不久徐温病死,徐温的儿子们想除掉徐知浩。没想到徐知浩先下手为强,将徐温的儿子徐知询解除兵权软禁起来。徐知浩掌握了吴国的大权,进封齐王改名徐温。937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追尊徐温为太祖,以金陵为西都,以广陵为东都。

(徐知浩像)

徐浩建立齐国三年后,以自己是唐朝后裔为由改国号为唐。复李姓更名为昪,史称南唐。就这样这个不知道真实姓氏的流浪儿变成了皇帝。虽然他自称是唐朝后裔,尊奉唐朝宗庙。但是在古代家天下的宗法制度下,王朝宗族要血统清晰传承明确。南唐李昪血统来源不明,又附会唐朝远支。难以确立其继承唐朝的合法性。

(唐朝前期极盛时疆域图)

他先建立齐国后改为唐似乎也证明他的心虚,在打着唐朝旗号的后唐被灭亡之后。又改国号为唐似乎是有意为之,南方各个藩镇一直对唐朝中央比较恭顺。唐朝在南方的影响力很大,李昪改国号为唐未尝没有在后唐灭亡后接受唐朝政治遗产的打算。毕竟唐朝灭亡不久,江南地区还有大量的唐朝遗民,躲避北方战乱而南下的士族百姓也有很多怀念大唐的荣耀与安定。

李昪继位后轻徭薄赋,修养生息国力逐渐强大。但是李昪没有对外扩张,反而是和邻国和睦相处。李昪驾崩后,他的儿子李璟继位。李璟继位南唐国力一度达到顶峰,先后攻灭了福建的闽国和湖南的马楚政权。但是可惜都没有稳固统治,先后被地方势力赶了回来。李璟宠信文臣喜好文学生活奢靡。不久他遇到了五代第一英主后周世宗柴荣,后周大军南下多次击败南唐守军尽取南唐淮南之地。李璟被迫削去帝号自称国主向后周称臣纳贡,奉后周正朔。成为后周的藩属国。

(五代第一明主后周世宗柴荣像)

宋朝取代后周之后,南唐又奉北宋为宗主国。南唐侍奉北宋十分虔诚,拒绝其他国家一起联合进攻北宋的计划。李煜继位后南唐国势日衰,这位大词人对国家也无可奈何。只能日日填词作曲醉生梦死。赵匡胤是个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主儿,他看到李煜不敢反抗便先消灭其他割据政权。

(南唐李后主像)

时机成熟以后北宋以李煜拒命不朝为由,发兵十万南下攻打南唐。宋军很快兵临城下,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李煜为千古词帝,投降后被封为违命侯。由于经常写词表达自己亡国丧家之情,几年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的词感人至深,情真意切。使词这一种形式发展到新的高度,由伶工之词发展为士大夫之词。

颜真卿所在的唐朝距今多少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由李洲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距2021年约1114年。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唐宋中间隔了多少年

唐宋之间,仅仅相距53年,但却往往给人一种隔了几百年的错觉。

唐朝和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但在不少人的概念里,都觉得唐朝和宋朝之间,仿佛相隔了几百年的时间。

但实际上,唐朝和宋朝之间,也就仅仅相距53年而已。

之所以会有这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一般讲到“安史之乱”基本就结束了,这就让我们觉得好像安史之乱后唐朝就没了。

而事实则是,安史之乱发生时,大唐才刚过去不到一半。

也就是说,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又撑了两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彻底宣告灭亡,而从唐朝灭亡至北宋建立,前后也就53年。

而这53年,便是历史上著名且又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那么,五代十国是因何而起,最终又是怎么结束的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得从唐朝末年的一个私盐贩子说起。

唐朝末年,有个私盐贩子叫黄巢,黄巢不满于仅仅当个私盐贩子,因此就立下志愿,要考取一个功名。

但可惜的是,黄巢屡考数次,均名落孙山。

之后他一怒之下也不再考试了,扯起大旗,号召了一帮兄弟,开始投身于造反事业,并且,这事业越干越大。

最终,黄巢打到长安,赶走了当时的皇帝唐僖宗,自己登基,建立了“大齐”政权。

但黄巢称帝后,却丧失了之前的进取之心,沉迷享乐不说,还把军中大事交给了手下人去打理,而这其中,有一个叫做朱温的年轻人,工作方面历来表现不错,不仅受到了黄巢的器重,还被委任为同州防御使。

但刚升官没不久,朱温就遇到了一件大麻烦事。

前文提到,黄巢打进长安后赶走了唐僖宗,但唐僖宗自然不愿将长安拱手让给黄巢,因此就调集军队,准备开始反攻。

而朱温所驻守的同州,刚好是唐军反攻的第一站。

这样一来,朱温就“压力山大”,并且,当时唐军这边的统帅叫王重荣,这人是出了名的骁勇,因此,朱温在对上他之后,那可真是侄子带孝帽---“死叔(输)”。

不得已之下,朱温只能向老板黄巢开始求援,但这一求援,却求出了大事。

在接到朱温求援后,黄巢并没有当回事儿,为啥呢?当时朱温的一个死敌刚好很受黄巢信任,因此此人就煽风点火,说朱温不肯死战反而还求援,而黄巢信了这话,因此拒绝了救援朱温。

面对黄巢的不救援,朱温是气得破口大骂,但骂也无济于事,最终,朱温心一横,干脆直接投降了王重荣。

反正你黄巢不仁,那就别怪我朱温不义了。

之后,朱温正式投降唐军,而唐僖宗对此极为高兴,当即就封朱温为金吾大将军,又赐名“朱全忠”,满怀信心地指望朱温能干倒黄巢。

而朱温表现确实不错,打起仗来尽心尽力,但奈何黄巢也不是吃素的,因此,最终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因此就陷入了僵局。

面对这种情况,唐僖宗愁的是吃嘛嘛不香,而这个时候,有人出了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呢?就是把沙陀人李克用请回来攻打黄巢,之所以请他,是因为沙陀人历来战力强悍,用他们对抗黄巢,显然十分合适。

但有人也提出质疑,毕竟这李克用当年是因为和几个节度使大打出手,才被朝廷免职赶走的,如今请他回来,他会不会翻旧账呢?

一时间,朝堂上对究竟要不要请李克用争论不休,但最终,唐僖宗认为目前黄巢的威胁显然更大,因此主张请的一派占据上风,所以一致决定,把李克用请回来。

既然决定要请李克用,唐僖宗自然是毫不吝啬,不仅对李克用大加封赏,并许诺只要赶走黄巢,要什么都不在话下。

而李克用这边,看唐僖宗如此大气,自然是相当满意,于是率领麾下的沙陀兵,玩了命的往长安进发,并最终成功击败黄巢,将其赶出了长安。

但黄巢被赶出长安后,有一个人十分不高兴。

这个不高兴的人正是朱温,为啥不高兴呢?很简单,因此黄巢从长安离开后一路流窜,来到了他的地盘上。

这下就让朱温极为头疼,并且他还打不过黄巢,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哀求李克用出手,来帮助他解燃眉之急。

最终,李克用三下五除二击败黄巢,而黄巢也在兵败后身死。

战后,朱温很是感激李克用的出手相助,因此摆下酒宴邀请李克用,原本这是一件好事,但谁也没想到,却成了李克用和朱温之间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怎么回事呢?当时李克用前来赴宴了不假,但他打心眼里看不起朱温,所以在酒宴上没少对朱温冷嘲热讽。

而朱温怎么忍受得了这个?所以,在当晚把李克用灌醉之后,朱温决定要将其弄死。

但最终,朱温的计划失败,让李克用得以侥幸逃走,从而保住了性命,但至此,双方之间彻底决裂。

因此,在此之后,李克用和朱温之间时不时爆发大小摩擦,但由于李克用的几次失误,导致自己实力愈加削弱,而朱温这边,却采取了诸如“攘外必先安内”的多个策略,实力逐渐增长,最终成为了唐朝北部实力最强的军阀。

而此时的大唐,唐僖宗已死,现任皇帝是唐僖宗的弟弟唐昭宗。

唐昭宗是个很有抱负的人,继位后一心想重振大唐雄风,因此首先就对当时干政的宦官集团下了手,但奈何实力不济,加上安排失误,最终不仅没除掉宦官集团,反而还被其幽禁了起来。

因此,唐昭宗十分不甘心,他决定秘密联络实力强横的朱温,帮助他除掉宦官集团。

而朱温在接到唐昭宗的密旨后大为高兴,毕竟这种天子求援的机会真的不多,于是马上带兵赶往长安,并迅速清除了干政的宦官,将唐昭宗迎了回来。

这下,朱温就成了唐昭宗心目中的大功臣,因此唐昭宗不仅将朱温晋封为梁王,还封他为兵马元帅,一时间,朱温权势显赫。

而朱温也借助这个机会,往朝堂上安插了不少自己人,总之到了最后,整个朝堂基本上是由朱温说了算。

做完这些,朱温还觉得不过瘾,不久之后,他觉得唐昭宗不听话,直接将其杀掉,改立唐昭宗的儿子为帝,也就是唐哀帝。

到了这个时候,朱温的野心已经人人皆知了,而唐哀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并且,就算是当傀儡,唐哀帝也没当多久,在他登基三年多后,朱温逼迫其禅让,自己登基称帝,至此,唐朝正式灭亡。

而已经禅让的唐哀帝,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朱温的毒手,在公元908年被朱温鸠杀。

朱温登基后,建立的政权名为“大梁”,后世一般称其为“后梁”,而后梁政权,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个政权。

但在朱温建立后梁的五年后,其政权却陷入了“夺嫡”的风波之中,最终,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死,而朱友珪便是后梁的第二个皇帝。

但朱友珪由于是弑父篡位,因此就遭到了其他兄弟的不满,所以在他登基仅一年后,便在其弟弟朱友贞的重兵逼迫下自尽,皇位又落入了朱友贞手中。

而到了朱友贞继位时,后梁其实已经危机重重,朱温曾经的死敌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趁着后梁内部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发兵攻打后梁,并在取得一定胜利后也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唐”。

之所以定国号为“唐”,主要取恢复唐朝之意,后世为进行区分,因此称李存勖建立的“唐”政权为“后唐”。

后唐,便是五代时期的第二个政权

后唐建立不久,李存勖便全力攻打后梁,最终在公元923年11月,在后唐大军包围之下,后梁末帝朱友贞自刎而死,至此,后梁仅坚果十六年便宣告灭亡。

灭了后梁之后,李存勖也开始沉迷享乐,当时他极其喜欢唱戏,还经常自编自导自演戏剧,因此历史上也称其为“戏子皇帝”。

而由于喜欢唱戏,李存勖自然对一些唱戏的伶人十分宠信,而这些人仗着李存勖的宠信,逐渐开始插手朝堂事务,甚至对一些大臣实行诬告,导致不少人因此被处死,一时间人人自危。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大臣忍不了了,因此就起兵造反,而为了平定叛乱,李存勖派自己的干兄弟李嗣源征讨,结果不曾想,刚抵达前线,李嗣源在其手下将士的胁迫下,居然也造反了。

当然,至少在当时,李嗣源还不是真心造反,他只是出于自保才不得不答应手下,因此没多久,他就找了个机会逃了出去。

而他逃出去之后,为了躲风头,就联系上了自己的女婿石敬瑭,而在石敬瑭的劝说之下,李嗣源下定决心真的反了。

面对李嗣源的造反,李存勖自然极为恼火,于是就准备亲自带兵征讨李嗣源,但意外的是,还没等到他出征,他就被手下将领干掉了。

而这边,李嗣源在得到李存勖被杀的消息后,马上带兵反攻,没费多大功夫就继承了皇位。

但继承皇位没多久,李嗣源又因为次子李从荣的造反,连惊带吓之下,居然一命呜呼,而他死后,其幼子李从厚登基。

李从厚登基不久,为维护自身统治,便开始着手分解大将兵权,当时首当其冲的就是时任河东节度使得石敬瑭,以及时任凤翔节度使的李从珂。

从亲戚关系上来讲,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而李从珂则是李嗣源的义子,因此,石敬瑭、李从珂以及李从厚这三人,属于是平辈关系。

但亲戚又如何?皇位稳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当时李从厚决定,将二人进行相互调任,以防尾大不掉。

对于李从厚的命令,李从珂第一个不愿意,他当即点齐兵马,以“清君侧”的名义,一路杀至洛阳,最终,李从厚不敌逃走,而李从珂则夺取了皇位。

而李从珂登基后,同样是为了稳固统治,决定对石敬瑭下手,由于当时石敬瑭兵力不敌李从珂,因此,他就决定找外援,来帮助他教训教训李从珂。

找谁来当外援呢?石敬瑭思来想去,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契丹人身上。

当时,契丹人已经建立大辽,并且实力颇为强盛,因此石敬瑭就觉得,靠着契丹骑兵,一定能打败李从珂。

而为了请契丹人,石敬瑭也是下了血本,当时他就向契丹人许诺,只要帮他达到目的,那么就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

这个条件,几乎让契丹人乐疯了,因此,果断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并派出重兵,帮助石敬瑭一举击败了李从珂。

最终,在公元936年,大势已去的李从珂带着自己的家眷登城自尽而死,后唐就此灭亡。

后唐没了之后,石敬瑭在契丹人的册封下,正是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便是五代时期的第三个政权

由于后晋建国前后,都得到了契丹人的鼎力相助,因此,后晋太祖石敬瑭对契丹人的大辽国十分尊敬,甚至还不惜以年长之身,认比自己小几岁的辽太宗为父,而历史上称呼石敬瑭为“儿皇帝”就是从这里来的。

除了认辽太宗为父之外,石敬瑭每年还要给辽国送上大量的岁贡,另外辽国的使者在后晋那几乎都可以和石敬瑭平起平坐,而对此,石敬瑭却照样我行我素。

最终,在奉承了辽国数年后,石敬瑭病逝,由于当时他的儿子年幼,因此大臣们就推举其侄子石重贵登基,史称晋出帝。

相比于叔叔石敬瑭,晋出帝石重贵这个人显然更有骨气,他登基不久,就果断停了进贡大辽的岁贡,并且还十分硬气地要和大辽开战。

而契丹人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双方一度杀得难分难解。

最开始,仗着将士拼命,后晋还算占据上风,但没过多久,石重贵就开始飘了,最终在公元947年,后晋被契丹人成功反击,而石重贵本人连带全家,也成了契丹人的阶下囚。

至此,五代的第三个政权后晋灭亡。

后晋灭亡后,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当时契丹的辽太宗有心过一把当中原皇帝的瘾,因此就大举南下,并在开封登基,自立为辽国皇帝。

不过,由于契丹是游牧民族,所以在进入中原后依然不改游牧民族习性,他们没有沉下心来对中原进行治理,而是四处烧杀劫掠,久而久之,就激起了中原人士的不满。

所以,当时不管是中原的军阀还是普通民族,大部分都投入到抗辽的战争中,而辽太宗也因此陷入了人民的战争海洋之中。

因此,抵抗不住的辽太宗不得不撤出中原,而没等他走到家乡就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途中。

就在契丹人撤走之际,曾经担任后晋河东节度使的刘知远,以“驱逐鞑虏,复我大晋”的名义招揽了让不少义士,一时间实力大增。

趁此机会,刘知远笼络各方势力,最终在时机成熟后,刘知远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后汉便是五代时期,第四个政权

后汉一共传承了两代,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佑登基,而刘承佑的一个昏招,不仅让后汉亡了国,还导致自己最终身首异处。

什么昏招呢?原来,在刘承佑登基之后他就发现,下面的大臣们对他颇不以为然,甚至有大臣在朝堂上直接反对他的意见。

而这就让刘承佑忍不了,于是,他决定要立威,而他立威的方式十分直接,那就是把胆敢藐视他的大臣骗进宫来都杀掉。

而大臣这边,在接到刘承佑的召见后,根本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刘承佑会杀他们,所以依次进宫,结果均被刘承佑一一杀死。

但在这期间,刘承佑漏杀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时任天雄军节度使的郭威,当时郭威听说刘承佑要拿大臣下手,因此就有了防备,但刘承佑虽说没杀成郭威,最终却把郭威留在京城的全家老小都给砍了。

因此,郭威便和刘承佑结下死仇,并为报仇带兵攻打刘承佑,最终,刘承佑不敌,兵败后逃走,而逃走没多久,就被部下杀死。

刘承佑死后,郭威带兵进入开封,当时大臣就推举郭威当皇帝,但郭威再三推辞,最终和大臣议定,拥立刘知远的养子,也就是刘承佑的干兄弟刘赟登基。

但就在刘赟开开心心准备登基之际,边境传来急报,说契丹人打过来了。

突如其来的战报,让当时后汉朝堂上下一片慌乱,关键时刻,还是郭威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去击退犯边的契丹人。

而就在郭威带兵走到澶州的时候,其部下发生“哗变”,一帮军士手持黄布,“逼迫”郭威自立为帝,历史上第一次“黄袍加身”,就是这么来的。

最终,郭威“被迫”同意了部下的“要挟”,而神奇的是,犯边的契丹人不知为何就此退去,因此,郭威带着部下,开开心心的返回开封,并在一番运作之后,成功登基称帝,建立“后周”政权。

后周政权,便是五代时期的第五个政权,也是五代时期最后一个政权。

后周建立四年后,郭威病逝,由于他的家人早已被刘承佑杀了一干二净,因此最终他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郭荣,也就是柴荣。

柴荣登基时,后周国力正值蒸蒸日上,加上他平定了不少周边的叛乱,因此后周的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种情况下,柴荣开始发兵北伐辽国,而在开战之初,后周所向披靡,攻克了不少城池。

如果不是柴荣后来突然病倒,那么按照当时的势头,他决定有可能收回燕云十六州等不少土地,这样一来,最起码往后的千余年历史都会被改写。

但历史没有假如,就在后周军队节节胜利之际,柴荣突然病倒,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大军撤退。

而在撤退途中,他捡到了一块上面写有“点检做天子”的牌子,所谓点检,是当时后周的一个高级武将官职,全称为殿前都点检,掌握着后周的禁军,而当时担任这个职位的,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

因此,柴荣就对张永德起了疑心,回去之后第一时间解除了张永德的兵权,并将自己极为看重的赵匡胤提拔为新的殿前都点检。

之后柴荣去世,继承皇位的是其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

而在柴宗训登基之后的那年正月初一,当后周文武群臣都在庆祝新年之时,边关传来急报,说契丹人又来了。

这一幕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和当初郭威活着是一模一样,并且之后的情节更是如此。

当时赵匡胤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要去对付契丹人,而大军刚走到陈桥,士兵们就再次“哗变”,拿出一件黄袍,“逼迫”赵匡胤穿上,历史上第二次“黄袍加身”就这么上演了。

之后,同样是契丹人莫名退走,而赵匡胤班师回朝,“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柴宗训的禅让,并在公元960年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自此,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后周宣告灭亡,宋朝也由此建立,之后,赵匡胤通过数年征伐,平定了多方实力,最终结束了五代乱世,实现统一。

这便是从唐末黄巢起义到五代政权更替,以及最终北宋建立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按时间来看也就53年(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但听起来好像很长,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政权更换的太过频繁,各政权的皇帝也是如走马观花一般,所以才给人一种年代久远的错觉。

说完五代政权,我们再来简单说说十国政权。

十国政权,是在五代政权建立并交替期间,在中原之外的区域同时期存在的政权,这些政权灭亡的时间先后不一,有些是在北宋建立之前就以灭亡,有些则是被北宋消灭。

比如像前蜀,前蜀为原唐朝壁州刺史王建所创,在朱温灭唐那年(公元907年),王建于成都称帝,定国号为蜀,史称前蜀。

但仅仅过了18年,也就是公元925年,前蜀便在后唐李存勖的攻打之下灭亡。

而前蜀灭亡后,李存勖任命孟知祥出任西川节度使,但由于李存勖去世,加上李从厚和李从珂大打出手,孟知祥便趁此机会割据蜀地,并在公元934年登基称帝,国号沿用“蜀”,史称“后蜀”。

后蜀存在的时间较长,一直熬到了北宋建立,但随着北宋逐渐统一,后蜀终于在公元965年彻底被北宋击败,宣告灭亡。

另外还有南吴,南吴为原唐朝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所建,但在杨行密死后,其子刚登基便被杀掉,之后朝堂陷入混乱,最终大权落在了权臣徐温手中,徐温死后,其子徐知诰彻底掌握南吴政权,而南吴则宣告灭亡,

之后,徐知诰登基称帝,建立南唐政权。

南唐在徐知诰的带领下,曾经一度实力强盛,但在北周建立后,遭到了多番攻打,导致元气大伤,到了北宋建立后,末代南唐君主李煜眼见大势已去,便向北宋投降,南唐就此灭亡。

另外还有吴越,建立者为临安钱氏家族的钱镠,该政权也是亡于北宋之手。

剩余的如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均是十国的政权之一,这几个政权中,闽国、南楚是被南唐消灭,南汉、南平以及北汉则是被北宋消灭。

综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按时间来算的话,从朱温灭唐到赵匡胤登基称帝,实际上仅仅过去了53年的时间,而这53年中,却出现了五代十国共计十五个政权,正是因为政权多且更换频繁,因此,就给人了一种仿佛过去几百年的错觉。

盘古距今多少年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照此看来,加上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就按45亿年来算吧,在开天时,盘古一万八千岁,距今至少45亿岁以上。

关于唐朝距今多少年和颜真卿所在的唐朝距今多少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欣赏什么意思(欣赏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朋友圈标签怎么设置(朋友圈标签怎么添加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