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是什么意思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磬读音和含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磬读音和含义
“磬”的读音是:qìng。磬qìng:
1.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2.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3.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于甸人”。
4.古同“罄”,空,尽。〈名〉
二、磬这种乐器是什么样子的讲讲关于它的东西
磬是用石头磨制的,其起源时间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人们在磨制石具的实践中,注意到不同石块受打击时会发出不同声音,因而受到启发,开始磨石为磬。最初用普通石头磨制,后来逐渐采用某些特殊石头(或玉石)制成发各种固定单音的磬,再后来又发展成为具有几个至一系列固定音的编磬。编磬的出现朝代不晚于商。1935年在安阳侯家庄西北岗殷代大墓,曾出土过玉制编磬一组,计十三枚,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现存的记述古人制磬技术的早期文献中,《考工记·磬氏》是最著名的一篇。该篇除规定了磬的形制以外,还专门提出了调整磬的音高的方法,即“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这里的“上”、“下”指的是音的高低,其实质是磬发音频率的高下。按照这种办法,当感觉磬的发音过高时,就磨损磬体的两面,使其变薄,这就能将音调降低;当感觉磬发声过低时,则磨其两端,使磬体相对变厚,就能将音调升高。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早期律学已经形成,磬作为一种乐器,其音高一定要符合律制,才能满足音乐演奏的实践需要。《考工记》的记载,就是一种通过调整磬的外形,使其发音符合律制的有效方法。
《考工记》的记载符合声学原理。我们知道,磬的发音属于板振动,而板振动的频率是正比于厚度的,由此,若磬发音“已上”,即频率过高,这表明磬体过厚,就需要“磨其旁”。“已下”,说明频率低了,需要增加相对厚度,因此要“磨其端”。唐代贾公彦在疏解《考工记》这段话时提出:
“凡乐器,厚则声清,薄则声浊。”
《考工记》所说的“上”、“下”与这里所谓的“清”、“浊”,含义是相通的(后者也许还带有音色的衡量成分)。古人没有频率之类物理学概念,能够总结出“厚则声清,薄则声浊”这种规律,在古代科学范围内,已经掌握了板振动的本质特征。
三、罄和磬的读音
qìnghéqìng
一、罄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qìng。
二、基本释义
完;尽: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三、罄字的组词有罄尽告罄贫罄罄输罄悬罄折罄浄凋罄罄竭罄露罄心罄家自罄罄述等。
四、罄字笔顺是横,竖,横,横折,竖,横,撇,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点,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
磬拼音:qìng
释义:
1、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2、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3、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4、古同“罄”,空,尽。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圆磬[yuánqìng]
佛教法器名。
2、钟磬[zhōngqìng]
关于是什么意思磬,磬读音和含义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