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易之张昌宗是亲兄弟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武则天的好友是高适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张易之张昌宗是亲兄弟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唐代张宗昌、张易之兄弟俩的简介有哪些该如何评价
谢邀。
一、二张简历
(1)张昌宗(?~705年),唐朝武则天宠臣。唐定洲义丰(今河北安国)人。武则天临朝,经太平公主引荐,为武则天內宠。武则天子侄争执鞭辔,呼为‘’六郎‘’。累官至司仆卿、春宫侍郎,封邺国公。曾奉武则天命,召集文学之士李峤、张说、宋之问等,编撰《三教珠英》,成一千三百卷。武则天晚年,张昌宗与其兄张易之专权,败坏政事。神龙元年(705)张柬之迎中宗复位时被杀。
(2)张易之(?~705年),武则天宠臣。唐定洲义丰(今河北安国)人。通晓音律,以其弟张昌宗引荐入侍武则天。武则天侄武承嗣、武三思等候其门庭,争执鞭辔,呼为‘’五郎‘’。历官控鹤监、奉宸令、麟台令,封恒国公。武则天晚年,与其弟张昌宗等专朝政。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迎中宗复位时被杀。
二、权势熏天
张易之、张昌宗是武则天的两大宠臣,据载,其哥俩白皙貌美,身材俊雅,通晓音律,且张昌宗年仅及冠,因而深得晚年的武则天宠幸。武氏的宠爱有加,使二张侍宠而骄,权利日增,不久已是门无隙地,威震京都。就连权倾朝野的诸武兄弟等也争谒门墙,侍候颜色。
于是二张始专擅朝政,恣意妄为,连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无论宫廷内外,稍忤二张意旨,即遭严谴。《新唐书》、《资治通鉴》载:武则天专宠二张,遭人议论。其中就有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女婿武延基,女儿永泰公主,他们私下议论武氏宠幸二张丑事,被二张密告武则天,武氏不禁恼羞成怒,下令将三人赐死,太子李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子女被逼自杀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二张权势熏天可见一斑。
二张不仅秽乱深宫,且狐假虎威,为所欲为,祸乱朝政,搅乱宫廷。因张易之家奴暴乱都市,中丞魏元忠令人将其家奴杖毙。后魏元忠升任宰相,二张更是怀恨在心,遂寻机报复,冤诬魏元忠几尽于死。
二张狗仗人势,横行霸道,只一言不合便向武氏进谗,尽诬忠臣贤相。因大臣宋璟不与二张同语,竟告黑状,偏武氏知宋璟忠心,未能轻信,后二张竟丧心病狂,谋遣刺客暗杀宋璟未遂。
无奈人算不如天算,善恶有报终有时。武氏年老病疾,二张居中用事,暗蓄异谋,同平章事张柬之以二张企图谋逆,发动神龙政变,逼武氏退位,迎中宗复位,遂诛二张。天道福善而祸淫,未闻有淫人致福者,况益以凶恶呼?二张凶恶至此,乃死有余辜尔!
而另一方面,二张对唐中宗李显复位也起了一定作用。武则天晚年在立太子问题上,首鼠两端,犹豫不决。朝廷上自有宰相狄仁杰等讽谏保全李唐宗室,同时还有左台中丞吉项为二张出谋划策,称武氏已老,要保全二张自己,则需立大功。要二张劝武氏立庐陵王李显。二张为保全自己,听信吉项之言,遂吹枕边风于武氏,这对武则天下决心立中宗李显亦有所影响,这大概是二张一生中干的一件益事,而唯一目的亦是保全他们自己的小命和荣华富贵!
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迷乱朝政,滥杀无辜,武则天为何不闻不问
张氏兄弟的权力来源是武则天,说明就是武则天让他们这么干的,明白?
张氏兄弟扮演的绝色类似于明朝的宦官,类似于现在的秘书,
武则天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很多事不能自己去做,必须有代言人,张氏兄弟就是这样的人,替武则天干活的。
不要认为朝臣都是好人,都是忠臣,没有张氏兄弟这样的人,哪有什么忠臣?看看武则天病了,朝臣都干了些什么?发动政变,逼武则天下台,
这是在张氏兄弟压制朝臣之后发生的,如果没有张氏兄弟,谁敢保证,政变不会提前到来?
如果你要说,神龙政变的几个人是好人,是为了归政李显,那当我没说。
武则天的好友是高适吗
像武则天这样的政治人物是没有朋友可言的,要说亲近的人到有几个李治,上官婉儿,狄仁杰,薛怀义,御医沈南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成为她晚年最亲信的人,太平公主
宋之问夺诗杀人是什么故事
宋之问夺诗杀人是这样一个故事:
引发这起血案的双方不是敌人,也不是为不同政治集团服务的政敌,更不是有过血海深仇的仇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事人双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一个是舅舅,一个是外甥,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从小一起长大,后来还一起中了进士。可令人遗憾的是,滑天大之大稽的事情毕竟还是发生了,舅舅杀死了外甥,外甥毫无反抗地死于亲舅舅的手中,脸上挂满了错愕,心里充满了恐惧,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亲舅舅竟会因为一首诗将自己杀死,完全不念及甥舅之情。
这个死于非命的外甥,就是《代悲白头翁》的作者刘希夷;这个无耻杀人的舅舅,就是《有所思》的作者宋之问。而且,他们都是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的大诗人。刘希夷凭借一首《代悲白头翁》取得了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相比肩的诗史上的地位,更被后人孙昱所撰《正声集》推为集中之首,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为格律诗的发展和成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管是刘希夷,还是宋之问,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都当之无愧为引领一代风骚的人物。何况,两个人的关系又是如此亲密,娘亲舅大,在外甥中,舅舅就像是自己的父亲一样,尤其是对于早年丧父的刘希夷来说。尽管刘希夷与宋之问的年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但就当时的社会思想来说,长辈就是长辈,虽说年龄相仿,刘希夷对宋之问也是应该心怀恭顺的。可令刘希夷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却会因为《代悲白头翁》这首诗的著作权而死于非命,而且是被自己的亲舅舅所害,时年不及30岁。
有关这一案件的介绍,在唐朝本代时就已有记载。刘肃在《大唐新语》中就有简括描写:“……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窒之。”(卷8《文章》)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则写得比较生动:“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之报也。”当然,在元人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清人编纂的《全唐诗》等典籍中,对此案也都有详略不同的释述。《全唐诗》卷82刘希夷条有白描式的记载:“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希夷,而以《白头翁》之篇为己作。至今有载此篇在之问集中者。’。”
《唐才子传》记载最详:“舅宋之问苦爱一联(注: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知其未传与人(《四库全书》作“世”),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当然,怀疑此说者亦有之,否则就不成为历史疑案了。我们的老祖宗历来倡导为人做事的两条标准:道德、文章。在文章方面,无庸讳言,宋之问对初唐的宫体诗改造和律诗定型做过重要贡献,特别是其在逆境中的作品更是独具魅力。但是,宋之问个别文章归属上的麻烦却常在历史上闪烁,而在宋之问的政治仕途中,道德上的麻烦更是接踵而至。重觅宋之问仕途中的道德轨迹,索析道德之对文章的影响,对于推判《代悲白头翁》著作权的历史遗案或许是有所帮助的。宋之问可追索的主要政治生涯始于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在进士及第25年后,宋之问得以供职于武氏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控鹤府,不久又改为奉宸府,宋任左奉宸内供奉。奉宸府是专门为武氏提供内服务的所在,麇集了一群美少年。最初,张昌宗与武氏之女太平公主过从甚密。太平后来将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张昌宗又推荐其兄张易之,兄弟二人皆得以入侍禁中,史称“二张”。宋之问就是在此时厕身其间的。张易之雅爱宋之问的诗才,常令其捉笔代劳,奉悦于武氏。按说,代人捉笔也是一种高级劳动,本无可厚非,但宋之问为了尽表衷心,竟干起了为张易之“奉溺器”(端尿盆)的勾当。致此,宋之问简直把厚黑学发挥到了极致,真正成了一个骚人了,一身的尿骚臭。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三月,就在武则天一命归天,宋之问兄弟藏匿觳觫之时,适逢王同皎等在张仲之家密谋策划,杀死武三思以安王室。谁知隔墙有耳,宋家兄弟恰恰在窗外窃听,随即派宋之逊之子宋昙及其外甥、校书郎李悛紧急向武三思告发,致使王同皎等“五王”很快被捉拿“正法”。凶手是谁呢?
《旧传》、《新传》皆说是宋之问主谋,《资治通鉴》说是宋之逊,总之未脱离宋家兄弟干系。正因为此,宋之问不但未被追究潜逃回来的罪责,而且擢升为鸿胪主簿,宋之逊升为光禄丞,李悛做了太仆卿。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武三思作恶多端,激起民怨鼎沸,时人皆曰当杀。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矫诏调集羽林军,一举结果了武三思父子的狗命。三年后,睿宗复位,又将其开棺暴尸。此次虽未见载与宋之问有甚牵连,但景龙中(约公元708年),宋之问因表现突出,诗才笔健,在群臣应制的百余篇诗文中鹤立而出,深得中宗赏识,再次受到提拔,转升考功员外郎。至此,宋之问的仕途发展到峰巅,史称“宋考功”。在政治的漩涡中,宋之问自认为历练老道、游刃有余,希冀继续升迁。当他认为太平公主有用时就投靠太平公主,并肉麻地写吹捧诗。试读《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青门路接凤凰台,素宸游龙骑来。涧草自迎香辇合,岩花应待御宴开。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这种媚附的手段确也高明,自己从南山上拣一块石头带回家,却认为是主人赏赐的黄金,其肉麻的程度真是无以复加了。在中宗执政时,其女安乐公主在众公主中“尤骄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门”(《资治通鉴》卷209)。
宋之问又转身谄附安乐,拿手好戏之一还是写吹捧诗。有《宴安乐公主宅》为证:“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寥寥数语,把安乐公主的宏大势力描述得淋漓尽致,主人自是怡悦陶然。宋之问自以为左右逢源,正醉心于走钢丝之际,他的政治秋千着实荡伤了太平公主。当中宗欲提拔宋之问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妒意大发,认为报复时机已到,揭发了他在做考官时贪污受贿的丑闻(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发其知贡举时赇饷狼藉”)。宋之问非但没有做成中书舍人,反而受到惩治,贬到越州作长史。应该承认,宋之问在《有所思》的著作权问题上做得确是高明,使后人缺乏历史的直接证据(人证物证)。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人们透过宋之问丧失人格,甘愿做溜须拍马的小人,甚至不惜为了自己的升迁向国人皆曰可杀的武三思告密等等劣迹,便不难看出他杀人灭亲以窃取著作权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是非常脆弱的,没有利害之争的时候,可以你好我好,一团和气,可是一旦有了利害冲突,就立马两人仇人相见似的分外眼红。作为一个舅舅,宋之问见财起意,看到外甥居然写出如此绝妙的佳句,居心不良的他自然想据为己有。而作为外甥的刘希夷呢,觉得诗作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尤其是精神产品,当然不愿意拱手相让给没有长辈样的舅舅。于是,宋之问只是稍微改了两个字,鱼目混珠,反正他不仅有权有势,而且还名声在外,不怕别人不信这首诗是自己的创作。刘希夷当然不甘就此罢休,据理力争,把自己是如何创作的,经过了一个怎么样的苦心焦虑的过程,一个个细节和盘托出,为的是希望澄清事实,戳穿舅舅李代桃僵的阴谋。这当然会让颜面尽失的舅舅勃然大怒,一怒之下,自然是让外甥死于非命了。
按理说,作为一个文人,应该是一个具有觉醒意识和清醒头脑的人,代表着社会的良心,代表着人间的天使,在名与利之间,他们更看重名。如果,如果宋之问不是这样阿谀奉承,不是这样媚事权贵,特别是不那么心术不正,丧尽天良,那么他在生前身后就不会如此地遭人唾弃了。翻阅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像宋之问这样只贪图一时之赢,而不追求长久,活着的时候便已经遭到唾骂,活得更像一具行尸走肉,死了则遗臭万年的文人,毕竟还是为数不多的。
如今,后世文人因《代悲白头翁》一诗而记住刘希夷的,应该远远比记住宋之问的要多得多,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公正吧。何况,《全唐诗》里一并收录刘希夷和宋之问相同的诗,并为此做记云:“希夷善琵琶,尝为《白头吟》,‘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乃更作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复似向谶矣!’诗成为周岁,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希夷,而以白头翁之篇为己作。至今有载此篇在《之问集》中者。”我想,其中的原因,除了有立此存照之外,应该多少还有借此讽喻偷梁换柱者的意味吧?
关于张易之张昌宗是亲兄弟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