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34741浏览52697112本站已运行9224

文言文齐桓公登门访士译文(10个古代交友典故原文)

大家好,关于文言文齐桓公登门访士译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10个古代交友典故原文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10个古代交友典故原文
  2. 齐襄公和妹妹文姜之间真的不清不楚吗
  3.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4. 公元多少年 齐景公打算联络鲁国 和别的诸侯国

10个古代交友典故原文

1.【交友典故】之杵臼之交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

原文:“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意思是交友不嫌贫贱。

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读书,总认为自己所学有限,想进入京城太学继续深造。公沙穆家中穷困,没有那麼多钱作为他入太学学习的费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吴佑的富户家做舂米工人。

吴佑曾任齐相、长史等官职。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吴佑来到他的身边,吴佑见公沙穆举止斯文有礼,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言谈中,吴佑发现公沙穆学识渊博,很有见解。吴佑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为朋友。

在封建社会,贫富县殊,等级森严。一个富豪能够屈尊降贵与一个穷苦读书人交朋友,是件难得之事,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

2.【交友典故】之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

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

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3.【交友典故】之胶漆之交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故把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称为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

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钱数十万,债主天天上门索讨,小吏跪求暂缓,仍无法通融,欲诉诸官府,陈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还债。

小吏感恩戴德,登门拜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这不是我做的,也许是与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偿还的吧!”始终不谈自己的恩德。

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

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

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4.【交友典故】之鸡黍之交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意思是守信用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

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5.【交友典故】之管鲍之交

出自《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

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有好几次,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

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

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公子小白。

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君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君位。

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君,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

后来,小白当上了齐侯,历史上称为“齐桓公”。齐桓公一当上国君,就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上卿,帮助他治理国家。

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上卿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上卿。”

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上卿?”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

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上卿,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6.【交友典故】之忘年之交

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陈泰叹服曰:“公料敌如神,蜀兵何足虑哉!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交友典故

7.【交友典故】之莫逆之交

出自《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原文记述:“子祀、子兴、子梨、子来四人相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kāo,屁股),孰知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

8.【交友典故】之知音之交

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9.【交友典故】之管宁割席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10.【交友典故】之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又名“角哀伯桃”,来自于“羊左”的典故。

出自《文选.刘峻.广绝交论》:“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

唐代李善注:“《烈士传》曰:‘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倂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

说的是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

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

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齐襄公和妹妹文姜之间真的不清不楚吗

齐襄公跟妹妹文姜乱伦的事情记载在《史记·齐世家》中:

“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杀大臣。”

“齐襄公飨鲁桓公,桓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其胁,桓公死于车。”

鲁桓公的夫人就是齐襄公的妹妹文姜,齐襄公不仅跟文姜私通,还让彭生杀了妹夫鲁桓公,简直令人发指。

所以,齐襄公跟妹妹之间并不是不清不楚,而是清清楚楚地苟且私通。

文姜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大美人,她还有一个姐姐宣姜,也是大美女,文姜跟哥哥私通,姐姐宣姜跟舅舅私通,后来嫁给卫国国君,先嫁父又嫁子,这种贵族阶级之间的“内部消化”是屡见不鲜的。不过齐国似乎这种事情特别多,到了汉武帝时期,齐国的诸侯王也跟自己的姐姐私通。

而文姜从小就跟哥哥暧昧不清,齐襄王也是个好色之徒,面对绝色妹子,把持不住也挺正常的。

文姜的美是天下闻名的,美是真的美,好色也是真的好色,好色并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一样有这方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当时求娶文姜的人非常多,不仅因为她的美貌,更因为她强大的娘家,齐国的实力雄厚。

不过,白富美文姜却看中了郑国的世子姬忽,疼爱女儿的齐僖公就主动跟郑国联系,表示要把女儿嫁给他们的世子姬忽,但是姬忽竟然拒绝了,他说“齐大非偶”,不敢高攀。

文姜因为被心仪之人拒绝了,甚至相思成疾了。

后来齐国与北戎部落发生战事,齐国向郑国求援,郑国派遣了姬忽前去应援,成功解了齐国的危机,齐僖公又提起婚事,姬忽再次拒绝:“他说以前没有帮过齐国的时候,我都不敢娶您的女儿,如今我奉父王的命令前来解您之危,要是答应娶您的女儿回去,那郑国百姓该觉得我是用郑国的军队来换取自己的婚姻了,我绝不能这样做。”

婚事再次落空,一直高高在上受人追捧的文姜却在姬忽这里碰了两次钉子,对她来说真是一个奇耻大辱。

而姬忽一再地拒绝,恐怕也是因为早已看穿文姜的本性,对她与哥哥之间的苟且略有耳闻,才会如此坚决地拒绝一个白富美的求婚。

后来,文姜嫁给了鲁国的国君鲁桓公,送嫁当天,齐僖公亲自把文姜送到瓘这个地方,在《左传》中的记载,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礼法的。

一般诸侯国的国君女儿出嫁,都是由大臣送嫁,绝没有国君亲自送嫁的先例,而齐僖公因为不舍得女儿远嫁,竟然亲自送嫁,由此也可以看出齐僖公对文姜的疼爱是非同寻常的。

身份高贵,母国强大,父亲疼爱,容貌出众,可以想见这样的文姜在当时该是多么骄傲的女子,任性妄为也不是难以理解的行为了。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猜测,从小千娇万宠长大的公主,面对心仪之人的两次拒绝,心灰意冷之下,跟风流成性的哥哥暧昧不清,举止轻浮,也算是一种自我放逐吧。

嫁给鲁桓公后,文姜很得鲁桓公的宠爱,生了一个儿子,因为跟鲁桓公同一天生日,所以取名为同,长大后就被立为太子。

齐襄公和鲁桓公与纪国国君结盟,但是结盟没多久齐、鲁就爆发了战争,为了缓和双方的关系,公元前694年,齐襄公就邀请鲁桓公会面,在邀请函上写着:请携夫人出席。

鲁国的大臣们都觉得此举不妥,文姜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回娘家看父母合情合理,可是没有回娘家看哥哥的道理呀。

但是鲁桓公对爱妻是有求必应的,又不舍得离开爱妻太久,就没有听从大臣的建议,执意要带妻子一同出席。

谁知,就在这次两国最高领导的会晤活动中,文姜就跟齐襄公旧情复炽,两人久别重逢,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很快就被鲁桓公发现了,鲁桓公发现了妻子的奸情,恼羞成怒,要立刻带妻子回国算账。

文姜怕鲁桓公对自己不利,于是暗中向齐襄公求救,齐襄公也是条汉子。不知道是本来就有意要杀鲁桓公,还是真的是一时激愤,要保护爱人,他设下酒局,哄骗鲁桓公喝得酩酊大醉,吩咐大力士彭生扶鲁桓公上马车,扶着扶着鲁桓公的肋骨断了几条,没一会就在马车上身亡了。

齐襄公用上好的棺木把鲁桓公安葬好,又派人去鲁国报丧,鲁国的大臣心知肚明自己的国君是怎么死的,奈何齐国太强大,没办法找齐襄公的麻烦,于是就说要严惩凶手,要求齐襄公处死彭生以慰国君在天之灵。

齐襄公当然照做,把齐襄公的尸体和彭生的人头一起送回鲁国,平息了此事。

而文姜当然就留在齐国不走了,后来文姜的儿子同登上了鲁国的王位,来函请太后回国,但是文姜依旧不愿意,她就在齐鲁两国的交界处建了一座宫殿,长住于此,方便与齐襄公约会,还能顺便操控鲁国的政事。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92年、687年,齐襄公和文姜两次相会。

兄妹乱伦私会还能载入史册的,而且是煞有介事地记载了时间、次数,这样的殊荣古今以来也就文姜和齐襄公榜上有名了。

齐襄公虽然跟自己的妹妹乱来,但其实他的政治才能也不容小觑,正是因为有他前期打下的基础,才为后来他的弟弟齐桓公成就霸业提供了条件。

齐襄公时期,虽然齐国已经算是七国中实力比较雄厚的一个国家,但也远远没有到一家独大的局面。而齐襄公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运作,先是灭了跟齐国有“九世之仇”的纪国,后又联合鲁国攻打卫国,扶持他的妹夫卫惠公回国夺回政权,不仅扩大了齐国的疆域,又跟鲁国、卫国结成了坚实的联盟关系。

虽说齐襄公的政治才能并不逊色齐桓公,但是他的名声却比不上齐桓公,只因为齐襄公的道德品行遭人诟病,不仅跟妹妹乱伦,又杀害妹夫,而且在他举办的首止盟会上,只因为郑国国君没有就之前的私怨向他道歉,他就设埋伏杀死了郑国国君,这样的狂妄背信之人,在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人们的心中的道德准则依旧存在,对齐襄公就没有过高的评价,对他的政绩就没有过多关注。

其实,撇开齐襄公的私人作风来说,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君主,就算没有齐桓公那么突出,也不至于昏庸无道。

这一点从下属对他的忠心维护就可以知道。公元前686年,齐襄王去贝丘(一作沛丘)打猎把脚给崴了,鞋子也丢了,回行宫后越想越生气,派管鞋人费去找鞋子,费回来说找不到,齐襄王一气之下就拿费来出气,亲自打了费三百鞭,把他的后背打得皮开肉绽。

大臣连称、管至父听说齐襄王受伤了,意识到这是一个造反的好时机,就联合公孙无知准备杀死齐襄王取而代之,他们在宫门口遇到了费,就把费捆了起来,费对他们说:我不可能反抗你们,别惊动了士兵们。

公孙无知不相信费,费就叫他们看看自己的后背,说:我刚刚才被大王鞭打了,我恨得要命,我愿意加入你们的行动。让我先进宫去查看下大王的动静。

公孙无知听信了费的话,让他先进宫去打探。

费进宫后立刻禀报了齐襄王,帮助他藏了起来。公孙无知见费入宫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按捺不住率人马闯入宫中,杀死了许多士兵,费与护卫们为保护齐襄王一起奋力抵抗,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孙无知在兵力上占优势,顺利杀死了齐襄王,取而代之。

从费被齐襄王鞭打后依旧忠心耿耿就可以看出,齐襄王并不是无道之人,他虽然暴戾却不昏庸,虽然风流却不会色令智昏,他之私会文姜,其实也是看中了文姜对鲁国的控制力,在鲁桓公死后,依旧能够得到鲁国的支持,攻打纪国,扶持卫惠公复位。

结语:

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单单看他的功绩,但是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生活作风不检点就抹杀他的一切功绩,这也是不客观的。

一个历史事件也不能单单看表面,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齐襄王作为一个国君,表面上看他荒淫暴戾,细细分析,我们也能看出他为齐国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1937年8月,山东夏津村,一场小规模战斗正在进行,战斗一方是八路军士兵,另一方是日本兵。只见有个八路军战士,身长接近两米,威猛彪悍,那些日本兵在他身边就像一个个矮冬瓜一样。他拿着刺刀,左突右挡,一连捅死27个日本兵。鬼子被彻底吓傻了,抱头鼠窜,什么武士道精神全抛之脑后,就恨爹妈没给自己多生一对脚。

以上这个场景可不是来自抗日神剧的场景内容,而是历史上真真实实发生过的。这位连杀27名鬼子的八路军战士,就是被称为“军中吕布”、立过八次一等功的抗日英雄吕俊生。

吕俊生,1907出生,河北邢台县前青峪人。自幼家境贫寒,13岁那年,因生活所迫,吕俊生到武安县学徒钉鞋。学徒没几年后,又被人雇去羊皮、当长工,上山西、下河南,天南海北的闯荡,历经坎坷磨难。

和那个时代所有的贫苦百姓一样,吕俊生也是整天饥一顿饱一顿,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也许是因为继承了三国时期吕布的优良基因,吕俊生身体素质明显异于常人,骨骼宽大,身体魁梧,身长接近两米,远远望过去就如一座铁塔一般,天赋异禀的身体使得吕俊生干什么都是一把好手。

对吕俊生来说,日子苦是苦点,但凭着自己一身力气和手艺,混口饭吃不成问题。但是,时间来到了1937年,这一年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河北很快沦陷,吕俊生和父老乡亲都成了亡国奴。

这时候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吕俊生二话不说参了军,投身到抗日事业中去。很快,吕俊生在战斗中崭露头角。

1938年7月,吕俊生所在的129师东进纵队2团4连在山东夏津与日军遭遇。当时,日军两个中队正在移防,装备齐全。吕俊生所在的4连虽然抢先占领了制高点,但是无奈火力弹药不足,在与日军对射中逐渐落入下风。眼看子弹就要打光的时候,连长果断下令,冲上去和鬼子拼刺刀。听到命令后,早已按奈不住的吕俊生,如下山猛虎一般跳出去,提着刺刀,甩着大长腿,几步就冲到了日军眼前。

鬼子还来不及反应,吕俊生的刺刀就已经递了过来,直接捅死一个,接着,他运用平日里学到的拼刺技能,不断将挡在前面的鬼子刺倒,不一会儿就已经杀了27个鬼子了。当然,吕俊生自己也挂了彩,身上三处被刺伤,要不是如此,这个杀敌数字可能还会增长。

经此一仗,吕俊生一战成名,被授予一等战斗功臣。战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军中吕布”,整个八路军东进纵队都知道了这个“军中吕布”。而对于日伪军来说,吕俊生这个名字成了心惊胆寒的噩梦。

在那个时期,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中国军人在身体素质落后于日军的,所以在拼刺刀时往往处于下风。据老兵回忆,鬼子的拼刺技术是强于中国士兵的,在拼刺时,一个鬼子兵对阵三个中国兵是常有的事。而吕俊生一人就能在一次白刃战中连杀27名日军,而且还是1938年时的日军,其身体素质和作战技能都是侵华日军中最强的一批,由此可见吕俊生的厉害。

之后,吕俊生不断刷新他的战绩。

1938年9月,吕俊生所在的连队又与一个日军中队和伪军一个连遭遇,结果又是一口气干掉了17个日伪军,再次荣立一等功,并被提拔为排长。

1938年12月,吕俊生调到华北军区青年总队通讯连当连长,刚上任不久,就遭遇了一场恶仗。当时,他正带领全连训练,突然日伪军不知道什么时候摸了过来,两军交战勇者胜,吕俊生带头向敌军冲锋,在他的带领下,全连以伤亡22人的代价,打死打伤60多个日伪军,其他敌军一看不好,仓皇逃窜。

1940年,吕俊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阎家庄战斗中,他巧妙布防,打死敌军108人,而全连只有1人受伤。这个战斗成果报上去以后,129师专门为他所在的连队发来贺电,授予吕俊生“英雄连长”的称号,他所在的连队,也被命名为“英雄连队”。

后来,吕俊生因为在近战中多次负伤,上级就把他调到了敌后武工队。这期间,他也根本闲不住,腰稍微好一点,就化装进城,奇袭日伪军,日伪军被他搞得风声鹤唳,都不敢单独出来活动,为此,还专门悬赏一万银元买他的人头。最危险的一次,吕俊生带领7名武工队员,被日伪军围在了一个村子里,吕俊生毫不慌乱,冷静地与日伪军周旋,最后不但成功逃了出来,还顺手杀了11个鬼子。不但如此,吕俊生还抢先在日伪军回城之前,袭击了日伪军的驻地,夺走了好几架机关枪,还扛走了一门迫击炮。

从参军起,吕俊生一共获得过八次一等功,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1950年,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付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军人,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300余人都是是从全军400多万人中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英雄,吕俊生就作为华北军区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在会上,毛主席还握着吕俊生的手说道,我知道你,你很厉害。

1970年,63岁的吕俊生在村里看电影,放的是抗日电影,当看到我们的军队胜利时,吕老爷子大笑几声逝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公元多少年 齐景公打算联络鲁国 和别的诸侯国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和近邻鲁国等中原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吴国的威胁,恢复齐桓公的霸业,于是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会盟。

那时诸侯会盟,得有个得力的大臣当助手称作“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孔子担当此任。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因其曾祖父与华氏家族发生冲突,而被迫逃难鲁国,其父在鲁国立过战功被封为邑大夫,在孔子3岁那年就去世了。其母颜氏受尽孔氏家族的欺凌,就带着孔子迁到曲阜过着清贫的日子。

鲁国是周初周公旦的封地,保留着许多婚丧、祭祖等繁琐的礼节,受这些古老文化的影响,孔子从小就对这些礼节感兴趣,无事时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参加一些这样的礼节仪式。对于每一项礼节和祭物他都不耻下问。由于他虚心好学,好学不倦,对周礼达到了精通的地步,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很多人来登门求教,于是孔子就办起私塾,诲人不倦地教起学生来。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名存实亡,周礼也被束之高阁,无人理会。孔子则主张君王应多施“仁政”,通过“克己复礼”来恢复周王室的统治地位,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孔子35岁那年,鲁昭公被掌权的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大夫轰走,孔子就到齐国,向齐景公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齐景公想任用他,实施他的政治主张。但相国晏婴则认为孔子的这套主张不切实际,不可实施,齐景公也就未任用孔子。

孔子只好又回到鲁国,继续教书,直到鲁定公即位,孔子才被任用,先做中都宰,隔年升为司空,又调为司寇,并代理宰相,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取得了鲁定公的信任。鲁定公将齐景公约他去夹谷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并征询他的意见。鲁定公接纳了孔子的建议,委派左右两司马率兵与他一起去会盟。在夹谷的会盟会上,由于孔子的智慧,使鲁国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会后又促使齐景公归还了以前从鲁国侵占的汉阳等3处土地。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会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文言文齐桓公登门访士译文和10个古代交友典故原文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明清时期的总兵提督总督都是几品(清朝总兵是几品官)
下一篇: 中国常见鸟类(鸟类六大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