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哪些方面),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大豆是我们主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同时大豆无论在工业还是在食品中应用比较广泛。随着近几年中国种植农业农作物的结构调整中,加大补贴力度来促进、扶持大豆的种植。所以大豆未来种植的效益也是不错,但是在我从事农业9年间,不断的行走在田间,以理论+实践来服务农民朋友,那么很多农民朋友反映大豆种植产量不高或者收益不好,真正的原因,通过实地查看与农民朋友交流后,通过总结得知由于种植技术的缺乏导致,尤其大豆的病害、虫害的防治不及时和药剂选择不得当,造成的损失还是比较大,那么通过归纳总结希望以下内容能对您种植有所帮助!
病虫防治
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田间的管理才能取得高产、稳产、高品质的大豆,随着秸秆全量还田、恶劣气候极端频繁出现,整体通过田间来看病虫害发生还是比较严重的,无论是大豆的地下害虫、地上害虫,还是大豆的地下病害、地上病害,发生都是比较严重而且抗性比较大,如果不进行防治最终导致减产20%-30%!所以大豆的病虫害已经急切威胁到我们的种植效益,农民朋友一定要重视防治,不要不舍得投入。
害虫发生与防治技术:(地下害虫、地上害虫)
地下虫害:
我们每个地区的种植结构不同虫害发生不同,尤其旱旱轮作田块地下害虫危害比较严重,另外秸秆还田和暖冬的影响,地下害虫虫卵有寄宿安全过冬,也导致地下害虫比较严重发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等
1、蛴螬
蛴螬这几年在旱地作物去发生比较严重,他主要种类多,而且世代重叠,尤其大豆、花生、玉米种植区域,他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地下部分,虫量多时可成片将大豆须根吃光,严重影响产量,随着暖冬和秸秆禁烧,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另外一般蛴螬繁育周期比较长1-2年繁育一代。土壤潮湿活动加强,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春、秋季在表土层活动,夏季时多在清晨和夜间到表土层。
防治技术:对于地下根茎作物来说,蛴螬我们可以选择种子包衣来趋避他的危害可以选择含有吡虫啉、噻虫嗪之类的种衣剂进行拌种,持效时间比较长,另外农民朋友选择毒死蜱颗粒剂、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只是一时的效果,起不到长久的效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他的特性进行灯光捕杀和生物诱饵捕杀。
2、金针虫
大豆田的金针虫危害相对花生来说稍微轻一些,但是由于金针虫食性较杂,成虫白天躲在麦川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块下,夜晚活动,同时成虫在地上部分活动,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绿叶。幼虫则长钾生活于土壤中,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吃掉胚乳,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最终导致大豆却苗断垄比较严重,
防治技术:对于地下害虫,我们一般采用土壤处理,采用辛硫磷、毒死蜱颗粒剂翻田深耕撒施,但是整体表现效果一般,这个时候我们要几个种子包衣一起来防治,效果更佳,可以选择含有吡虫啉、噻虫胺之类的种衣剂,对金针虫效果比较好
3、蝼蛄
蝼蛄的种类比较多,侵害性比较大,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蝼蛄都营地下生活,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调枯死亡,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尤其旱旱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幼苗因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技术:如果有条件的可以采取灯光捕杀、结合蛴螬一起,那么地下的还是结合金针虫、蛴螬一起选择种子包衣和使用毒死蜱、辛硫磷之类的药剂土壤处理,效果比较更好,针对地害虫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效果更好。
地上虫害:
随着高端农药不断的多年使用,另外农民朋友不断的增加使用量,导致现在地上部害虫的抗性比较大,而且防治难度急剧增加,对大豆的危害严重,通过田间查看尤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量比较大,常规药剂很难防治,那么对于大豆地上部叶片虫害主要有以下:红蜘蛛、蚜虫、斜纹夜蛾、豆荚螟
1、红蜘蛛
红蜘蛛是一种螨类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他的发生时从点到片发生,以成螨和若螨群集于叶背面结丝成网,刺吸叶汁。他的发生速度和扩散速度也比较快。天气越干旱发生面积越大。大豆叶片受害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3-5天后斑点扩大加密,叶片出现红褐色斑,局部甚至全部卷缩,枯焦变黄或红褐色,落叶甚至光秆,严重时整株死亡。对产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防治技术:可以选择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之类的药剂,如果抗性比较大:爱卡螨、宝卓之类的新型药剂!
2、蚜虫:
大豆蚜虫一般天气越干旱发生越严重,一般蚜虫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嫩叶背面、幼茎及生长点刺吸汁液,他的繁殖能力强,如果条件达到一天就可以繁殖一代,造成叶背扭曲或皱缩,致使植株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碳氢化合物的合成受阻,营养传输受阻,同时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
防治技术:采用烯啶虫胺+吡蚜酮的复配制剂,不建议单独市场一种药剂,同时农民朋友不要再选择吡虫啉,蚜虫现在对吡虫啉的抗性级数太高,如果抗性大的区域可以选择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噻虫胺之类的药剂防治。
3、豆荚螟
豆荚螟又叫大豆食心虫,是一种专蛀性很强的虫子,危害比较大,在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最近几年发生的面积比较大,而且他的抗性也增加很多,防治难度更大了。一般年份虫食率在10%左右,严重时可达30%~40%,使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在7月末始见成虫,8月中旬为危害盛期,危害约1个月。所以危害的时间比较长。
防治技术:这类虫子一般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酰胺类药剂的防治效果比较好,不要使用有机磷类和生物类药剂,一个毒性比较高、另一个药效慢效果不好。建议可以选择10%氯虫苯甲酰胺、10%四氯虫酰胺使用防治效果持久。
4、斜纹夜蛾
近几年来,大豆斜纹夜蛾开始大量出现,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害虫,一般危害高峰在7-8月份,其危害损失率一般能够达到10%~20%,严重使高达35%,导致大豆的品质和产量下降,尤其在沿淮以北地区,发生比较严重,一般药剂对他没有效果。
防治技术:随着种植越来越简便化,可以选择酰胺类药剂复配速效药剂一起使用,可以选择10%氯虫苯甲酰胺+5%甲维盐防治,但是有些区域这样复配效果依然不好。就选择陶氏益农: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目前没有交互抗性,持效。但是成本比较高。合理选择药剂。
病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随着这几天极端天气常态化,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大豆种植遇到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发生比较严重,那么大豆主要的威胁到产量的病害:地下部根部病害和地上部的叶片病,那么尤其大豆的根腐病每年发生都是比较严重,另外其他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褐纹病、细菌性斑点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地上部病害:
1、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粒上 雨水越多发生越严重,开始发生时不容易察觉,一般在封行时候开始发生,植株交互传染 受害植株矮小瘦弱并且叶背面密生灰白色霜霉层,最后叶片干枯死亡。豆荚表面无明显症状。豆荚内豆粒表面附着一层白色菌丝层,其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防治技术:发病初期可以选择多抗霉素、代森锰锌,发病中后期可以选择杜邦高端药剂:克露进行防治。
2、褐纹病
大豆褐纹病,温暖多雨,结露持续时间长,发病重,一般情况在7-8月份发生比较严重,最适温度为24-30℃,高于30℃则不萌发。田间发生病害植株病叶叶片病斑略隆起,中部色淡,稍有轮纹,表面散生小黑点。病斑周围组织黄化一般地块病叶率达30%-40%,严重地块病叶率达80%9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豆的正常生长叶部产生多角或不规则的赤褐色小型斑,会导致叶片变黄脱落,该病害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快速增长。
防治技术:发病初期或者预防可以选择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之类的药剂预防,如果发生稍微严重的田块,可以选择噻霉酮+嘧菌酯之类的药剂,或者中性碱式硫酸铜,避开高温天气和中午高光照的时候使用。
3、细菌性斑点病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他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和整个植株上都有能发生危害。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荚上比较严重。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另外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细菌性斑点病主要是夏、秋季气温低,多雨、多露、多雾天气,发病重,暴风雨后可加速病情增长,由于伤口增多,有利于侵入,干热天气则阻止发病。
防治技术:首先对于田间我们要做好排水畅通,尤其低洼田块,同时做好平衡合理的施肥,多补充中微量元素增加大豆的抗逆能力,病害发生可以选择噻唑锌、噻霉酮、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农用链霉素之类的药剂喷施,严重田块7-10天再进行喷施一次。
地下部病害:
1、根腐病
大豆的根腐病每年都发生,只要种植大豆就会出现根腐病,雨水越多或者排水不畅的田块,发生就比较严重。一般表现大豆苗期发生比较严重,茎基部有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然后坏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
防治技术:根腐病防治首选考虑是种子包衣,成本低、效果好,可以选择含有咯菌腈、苯甲丙环唑、甲霜灵灵之类的种衣剂拌种。如果大田发生防治成本高、效果差,选择甲基硫菌灵或者百菌清喷淋,这样效果不太好,而且成本比较高。
我是做大豆研究以及生产大豆产品的公司,我从我的经历来浅谈一下。我觉得有以下四点。
1要有综合防治思想与相对配套技术
我们要以生态系统大方向为出发点,进行治理时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第一时间就要去了解本地大豆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间,最严重时间,危害症状等资料,对这些病虫害要具有精准的预测预报,要以农业防治为前提,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在病虫害爆发时,可以充分应对。
2综合防治技术在地区进行推广以及设立相关技术指标
要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改善大豆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根本上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大豆根腐病是通过土壤传播,细菌斑点病是通过寄生病残体越冬来传播的,二条叶甲是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可以通过轮作来降低危害,例如麦-麦-豆,麦-杂-豆,麦-豆-杂,但是千万不要种植大豆重迎茬。如果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要进行至少5次以上的轮作,有条件的可以水旱轮作。大豆收获之后,要将田间的病残植株清除,及时进行翻地,目的是把病残植株埋到地下,加快病菌灭亡速度,对于在土中越冬的害虫,通过耕翻把害虫翻到表面。结合历年资料分析,选择高产,抗病性,抗虫害好的品种。在选择种子时,要严格筛选,是否通过检疫,是否有野燕麦,菌核等杂质。
3做好栽培管理
要考虑适当推迟种植与播种深度,大豆不能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湿度大时,千万不能种植,要适当推迟种植时间,根据品种不一样,合理密植。增加有机肥料,合理使用化肥,氮磷钾比例要适当。在生育期要进行至少两次中耕,次数按照具体情况而定。在豆茬地上种植早熟小麦,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翻地,减少土壤中的虫子危害
4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可以通过降低田间温度,通风透光,减轻病情,要在播种前或者播后苗前除草剂土壤处理。
我是搞大豆研究以及生产大豆产品的公司,如果想合作,直接私信,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更多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哪些方面)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