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59841浏览58747820本站已运行91018

袁绍四世三公,三公是指(四世三公 袁绍)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袁绍四世三公,三公是指(四世三公 袁绍),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袁绍四世三公,三公是指(四世三公 袁绍)。

网友提问:

袁绍“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谁可以详细解答一下?

优质回答:

简单解答一下。

一、“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

“四世”跟官没关系,指的是辈分。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由于很有才华,受到了汉明帝和汉章帝的器重,而其后他的儿子、孙子和曾孙也都受皇帝的器重,先后出任宰相级别的高官。所以袁绍口中的“四世”,指的是他的父亲、爷爷、曾祖、高祖四代人。

“三公”是官职称谓。在秦朝和西汉,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务都相当于宰相。到了东汉,三公的称呼和权力有所变化,变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权力也远不如秦朝和西汉大。不过当时三公的政治地位仍然很高,还是名义上的宰相。

“四世三公”连起来解释的意思就是:某家族连着四辈都有人当到了三公级别的高官。

所以“四世三公”并不是单指多大的官,而是说某个家族很厉害,连续几代人都担任过宰相。这个家族在朝廷中积累了非常大的政治影响力和人脉关系网。

二、“四世三公”家族有多大的影响力?

所有的四世三公家族,影响力都很大。

因为只要某人担任三公,他的门生故吏就会傍在他身边,形成巨大的势力和网络。比如东汉时期的外戚窦宪,他在朝内也就混了十多年时间而已,结果就是“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

你想想四世三公,连续近百年都有人在朝内担任宰相,这个家族关系网络得有多大呢?

当时一群官员见面唠嗑,见面攀关系,你老家是哪的啊?你啥时候当官的啊,你家恩师是谁啊?结果聊了一溜够,可能全都是师兄弟。因为他们的恩师可能都是一个家族,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所以只要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在朝廷内的政治影响力都不可能低。

三、“四世三公”家族的影响力很大,但是实际权力未必很大。

通常观点认为,东汉朝廷由士族官僚、外戚和宦官三大支柱组成。而由于外朝不如内朝受信任,所以士族官僚相对不重要,其权力远不如外戚和太监大。

也就是说在东汉中后期,国家各项工作的决策权和军权,掌握在太监和外戚手中,他们相互争权。士族虽然也很重要,担负着整个帝国正常运行的政务权。但相比之下,士族的权力没有太监和外戚大。

所以东汉时期的四世三公家族,固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但要论实权,却远不如太监和外戚大。比如弘农杨氏就是典型。

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家族,杨震,杨彪等四代人都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但是汉灵帝死后,杨家混的就很一般,远不如袁氏家族混的好。杨彪的儿子杨修仅仅只是曹操的主簿,而袁绍和袁术,都是手握十万甲兵的大军阀。

四、汝南袁氏并非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

同样都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杨家人混的就很一般,袁家人就混的风生水起呢?

因为袁绍家族很会经营,他们不仅仅是士族代表,其与外戚的关系也很不错。当时的外戚只要一得势,普遍的做法是将要重要职务换上自己人。比如内朝的尚书令、中常侍等等,军队系统的虎贲中郎将等等。由于袁绍家族懂得政治经营,所以这些重要职务,当时都掌握在他们手上。

比如汉灵帝驾崩时,掌管禁军的虎贲中郎将是袁术,而袁术之前的虎贲中郎将是他的哥哥袁绍。此时的袁绍担任西园八校尉的二把手,中军校尉,比虎贲中郎将还重要。

还比如当时袁家的大族长袁隗,他除了担任司徒外,还以太傅参录尚书事,担任官员系统的二把手,掌握决策权。

军权和决策权都掌握在袁家手上,袁氏家族怎么可能混的差?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外戚领袖何进认为袁氏是自己的心腹。可能袁绍、袁术、袁隗不这么认为,但何进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何进当大将军时,袁家人在何进这届政府中,扎的非常深。

综上所述来看,汝南袁氏不是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而是掌握了一部分外戚权力,握有军权和巨大人脉关系网络的加强版士族。

有不少人认为,东汉后期的动荡,就是袁隗和袁绍策划的,他们先是激化外戚和太监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火拼。然后再招呼董卓进京,董卓是袁隗的门生故吏,袁隗召他,他自然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后来何进被太监杀掉,袁氏见二虎相争之计达成便接管外戚部队,铲除了太监。在消灭太监的过程中,曾经一度血洗了皇宫,差点连皇帝也杀了。(袁术下令诛杀宫内所有没胡子的男人,而皇帝刘辩是个孩子,没有长胡子。袁术此举颇有心机)

只不过董卓不按套路出牌,让袁氏精心策划的阴谋泡汤。如不然,袁氏就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的最大受益者。

其他网友观点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三公」这官可不小。三公是朝廷最尊显的三位官员,是大臣所能享受的最高荣誉,是皇帝的重要支柱。三公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比大家想象的要更为复杂。

关于「三公」的几个基本认识

我们要理解三公,必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认知,才能真正掌握了解三公。

第一,三公室古官名,周朝开始设立,是最尊显的三种官职。第二,各朝「三公」各有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三公到底指的是哪三种官职?各个朝代各有不同。例如周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有人说是司徒,司空,司马为三公,或者兼而有之。

所以,我们理解三公,就必然要确定朝代或历史时期,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前代多为实职,后代多为虚值。是一种荣誉的体现,是皇帝对大臣的认可和赏赐。第四,有些朝代可能没有三公。

例如秦和西汉时,中央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种官职最高,可称为三公。

但从具体而言,丞相和太尉均为一万石官,金印紫绶。御史大夫为两千石官,银印青绶。也就是说,御史大夫不是公而为卿。从这个角度来讲,秦和西汉早期是没有三公设置的。

东汉时期的「三公」(汉光武帝 刘秀)

因为袁绍的祖辈皆是在东汉为官,所以我们要理解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就必须清楚东汉时期的三公设置。

东汉初年,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而在光武皇帝刘秀晚年,又改设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东汉基本沿袭了这一三公设置,而没有变化。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袁绍 剧照)

袁绍出自汝南袁氏,从其高祖父开始,四代之内出过五位三公,故称四世三公。

需要说明的是,四世三公不是指四位三公,而是指四代以内出过五位三公,即四代皆有人做三公。

我们具体看看,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在汉章帝时期担任司徒,袁安之子袁敞也曾担任司徒,其孙袁汤担任司空,袁安曾孙也就是袁绍的父亲袁逢担任司空,其另一曾孙,即袁绍的叔父袁维担任司徒。

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伟五人四世皆居三公之位,(四世三公),名不虚传。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第五代也没有给袁氏丢脸。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袁绍雄踞河北,占据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四州之地,傲视群雄。而袁术则割据淮南之地,还曾登基称帝。

除了汝南袁氏,当时还有一个家族,同样四世三公。便是弘农杨氏,四世当中皆有人任职太尉,与汝南袁氏不相上下。

其他网友观点

“四世三公”不是官职名称,“三公”是官职,是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个朝政最高长官,“四世”就是四代人。“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绍家族,祖上四代人,累居三公高位。

袁家“四世三公”分别指:袁绍的高祖父袁安为汉章帝时的(大)司徒、曾祖父袁敞为汉安帝时的(大)司空、祖父袁汤为汉桓帝时的(大)司马、其父袁逢为汉献帝时的(大)司空、其叔父袁隗为汉献帝时的(大)司徒。

两汉的中央官制,最高职位为三公,三公下设九卿,九卿各备大夫,大夫下设士(或称士元)。这个设置模式,基本沿袭西周官制,不过名称和职责有所不同。

秦朝和汉初其实没有三公说法,那时朝廷最高行政长官叫丞相(或相国),最高军事长官叫太尉。汉武帝时期,为了跟丞相争权,汉武帝设立了内朝官(区别于外朝以丞相为班底的朝臣,初期为政策顾问或者决策参谋,后期演变为决策人),改太尉为大司马,为内朝官首领。

汉成帝末年,有官员提出,监察官员御史大夫职责太重要,但是地位不够高,建议将御史大夫提高到与丞相、大司马一样尊贵。于是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并称三公。

理论上大司徒是外朝官最高领导人,负责行政;大司马是军事长官;大司空是监察长官。但事实上,大司马一般有个“领(或录)尚书事”,兼任内朝官一把手,出任大司马的通常是外戚,造成大司马成为事实上的一把手。

东汉光武帝末年,有大臣建议,为了显示上下尊卑,臣子的官职不应该称“大”,所以改大司马卫司马,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为司空,东汉后期,又废司马,恢复为太尉。

按照两汉的成例,大臣一旦被任命为三公,就会被封侯。两汉时期,如果不是皇亲国戚,又没有军功的话,想要封侯是很难的一件事,官职也只有到三公的最顶点,才有资格捞到封侯。要想做到“四世三公”,就更是难于上青天。据称除了袁绍家族,东汉时期只有杨修家族也有过这份荣耀。

更多袁绍四世三公,三公是指(四世三公 袁绍)请持续关注本站。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行政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性)
下一篇: 表现大气磅礴的诗(比较磅礴大气的诗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