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古时对幼儿的称呼(古时对幼儿的称呼大全),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古时对幼儿的称呼(古时对幼儿的称呼大全)。
赤子:初生的婴儿。
襁褓:(音qiǎngbǎo),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龆龀:(音tiáochèn)原意指儿童换齿之时,即指七、八岁的儿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欢儿戏》中写道:"龆齓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垂髫:(音chuí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黄口:泛指十岁以下的孩童。
幼学:十岁。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语出《诗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女子: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又称为“豆蔻年华”。
及笄:(音jíjī)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所以指女子十五岁。
破瓜: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是为十六,指女子十六岁,也可以用碧玉年华。
桃李年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代指女子二十岁。
花信:花开之时,指女子到了二十四岁。语出宋朝诗人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男子:
舞勺之年:原意指男孩子十三岁至十五岁岁应学习勺舞,故代指男子十三岁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指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原本是古武舞名,语出《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束发: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作为成童的代称。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年的帽子,但由于身体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因此用以指男子二十岁的年龄。
更多古时对幼儿的称呼(古时对幼儿的称呼大全)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