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套中人简介作者是谁,以及套中人结尾有何寓意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契诃夫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1904年7月15日俄国作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逝世。世界文学巨匠安东·巴夫洛维奇·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从1879年12月创作出第一篇小说《顿河地主的信》,到1903年创作最后一篇小说《新娘》、最后一个剧本《樱桃园》为止,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来篇小说、十几部戏剧作品。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寓意深刻。
?1860年1月29日,契诃夫出生于亚速海沿岸塔干罗格城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反动专制统治时期,也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童年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还在中学读书的契诃夫就去给人家当家庭教师,进入大学以后就靠写稿卖文为生。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早接触社会,从小养成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与独立思考的习惯,由此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80年代末期,反动压迫日益加剧,契诃夫为寻求社会出路,于1890年带病前往库页岛考察流放刑犯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他在那里逗留了三个月,访问了近万名犯人与移民,这使他对黑暗专制统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思想上也起了急剧的变化,同时为扩大创作题材和提高艺术技巧打下了基础。90年代成为契诃夫创作繁荣和成熟时期,不少著名中篇都在这一时期写成,其中有《第六病室》、《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等。名著《第六病室》深刻地揭露了黑暗势力,使人触目惊心。这部作品发表后轰动了整个俄国,激励了人们起来同反动势力作斗争。90年代以后,契诃夫努力从事戏剧创作,写出了《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等不少有名的剧本。
契诃夫的创作生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始终是一位业余文学家。他是从医科大学毕业的一个职业医生,终生行医,又终生从事文学创作,他曾经说:“我相信,学医对我的文学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扩大了我的观察范围,充实了我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的真正的价值,只有自己也是医生的人才能了解。由于接近医学,我才能避免犯许多错误。因为熟悉自然科学和科学方法的缘故,我就竭力考虑科学的根据,如果不可能,我宁可一个字不写。”他还说:“如果我是医生,那么我就要有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一个文学工作者,那么我就应该生活在人民中间。”正因为这样,契诃夫的创作才是真正现实主义的创作,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契诃夫写过一部小说《套中人》,而他的侄女奥尔加·契诃夫娃(1897—1980)却让希特勒成了“套中人”。
1920年,奥尔加·契诃夫娃到德国发展,由于契诃夫家族的不凡身世,德国电影界很快向她抛来橄榄枝。1921年,德国著名表现主义电影大师F·W·茂瑙拍摄了影片《古堡惊魂》,便由初出茅庐的奥尔加担纲女主角。1931年,奥尔加又主演了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拍的《玛丽》。
?显赫的家世加上绰约的姿色,使奥尔加在德国炙手可热,她的头号粉丝便是阿道夫·希特勒。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授予她“德意志帝国国家演员”的称号,奥尔加成为纳粹宣传电影中的“王牌”,时任纳粹宣传部长的戈培尔称她为“最迷人的女人”。
奥尔加开始频频出现在希特勒的晚宴上。在外人看来这很正常。可实际上,奥尔加的真实身份是苏联的间谍,只不过她的信息来源更加“权威”,是希特勒本人。希特勒在宴会上和手下讨论军事计划,并不避讳她,这让克里姆林宫很快获取了最新情报。
奥尔加的举动遭到盖世太保负责人海因里希·缪勒的怀疑,准备搜查她家,机智的奥尔加通过请希特勒赴家宴的方式化险为夷。希特勒至死都没有发现“偶像”的真实身份。二战胜利后,奥尔加被平安接回苏联,晚年回到德国,开了一家化妆品店。
套中人契诃夫内容概括
《套中人》写一个小城的中学古希腊文教员别里科夫,他在晴天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出门,习惯于把一切日常用具装在套子里面。
他与世隔绝,好比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却喜欢到处告密,长期危害了这个小城居民的自由,小城的生活因而变得死气沉沉。
他也想到结婚,但害怕"生出什么事来",久久不敢向女方求婚,后来看见她竟骑自行车上街,认为太不体面,因此和她哥哥争吵,被从楼梯上推下来,不久即死去。
套中人结尾有何寓意
别里科夫是一个顽固守旧、谨小慎微的“套中人”,而华连卡是外地来的新派人物,她“那么活泼,那么爱热闹”,“动不动就发出响亮的笑声”,“两手插着腰,走来走去,笑啊唱啊,跳跳蹦蹦”,是“一个新的阿佛洛狄忒”。作家把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凑在一起,意在“制造”荒诞。于是,一边是华连卡骑着自行车兴高采烈地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一边是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一边是华连卡纵声大笑“哈哈哈”,一边是别里科夫“滑稽的脸相”。
还记得语文课本里的《套中人》吗
前段时间发了一文《拒绝套子》,实际就是读《套中人》的读后感。没想到误导了很多朋友,其实我真没想到会这样,纯属巧合!
《套中人》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的作品。小说题目中有两个醒目的词语:“套子”和“人”。
面对“套子”,别里科夫自觉的钻进去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并且企图再用这“套子”去将别人也“套”进去;而同样面对“套子”的科瓦连科却敢于说“不”,大胆的冲破这“套子”的束缚并“气”死了那个企图用“套子”套住自己的人。
现实里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很多,自己已经是可怜的“套中人”了,是牺牲品了,却不自知、不觉醒、不反抗,还要把这可恶的“套子”拿了去套别人。而且往往是被套得深,病入膏肓的“套中人”更为可怕。比如落水的人,清醒时有人去救他尚不危险,如果被水灌得昏了头,谁再去救他可就倒了大霉了,溺水者会不顾一切的将救命者一起“套”进死亡。所以,结末的教训是救人也得选择时机,对初初误入歧途的人一记猛喊,可能唤醒;如果已经陷得很深了的,他可能就会破罐子破摔,甚至还会狗急跳墙,临死时抓一两个殉葬的伙伴。
我们怎么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想,我们是“人”!这一撇一捺就是两只脚,我们得不停的奔跑,不要让自己停下来。“套子”能套住的是那些停滞不前的或是速度缓慢的,只要我们的思维敏捷,步伐灵活,我们就能摆脱束缚,拒绝“套子”!
(图片来自网络)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