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天人两隔上一句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你如何评价《四个春天》这部纪录片,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天人两隔上一句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世界上有哪些未解之谜
这里就要说到毛泽东临终前的手势之谜了。
1976年9月,病重濒危的毛泽东叫来了自己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他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然后轻轻地说了一句话。
可惜当时李敏既没有听清父亲说的是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
不久,毛泽东就不幸病逝,永远无法向自己的女儿解释了。
由此成为毛泽东传奇人生中最后一个未解之谜。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的一切还得从1976年开始说起。
01、英雄迟暮当时光来到1976年,这是毛泽东辉煌人生的最后一个年头。
此时他的健康状况已经十分不好,他的身体虚弱到令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病逝。
毛泽东和周恩来感情之深,不必多言,周恩来的病逝,对他打击非常大。
他的心情很是低落,病情也进一步恶化。持续恶化的病情最直接的反映是他的工作量。
从1976年1月9日到6月25日这半年时间里,毛泽东仅写过19件批示。
最短的仅仅两个字,最长的是给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的回信,连标点符号加在一起也不过86个字。
1976年,毛泽东会见外宾的次数只有6次,时间最长的一次是2月23日会见尼克松,总共100分钟,最短的一次5月27日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总计十分钟(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毛泽东会见布托
而就在1975年,毛泽东会见外宾次数足足有17次,是1976年的3倍。
种种的一切都证明,毛泽东的身体已经孱弱到无法坚持高强度的工作了。
毛泽东是顽强地拖着虚弱的病躯在领导工作。
1976年5月11日,毛泽东突然发病,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并伴有全身大汗。
经医生检查诊断,毛泽东出现了早搏现象,并有了可怕的心肌梗塞迹象。
而这些病情,都是以往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征兆。
5月30日晚上,毛泽东的心脏病再次复发,出现了短时间的昏迷,所幸发现及时,很快抢救过来。
6月26日,毛泽东病情再次恶化,他又出现心律加快和间或发生早搏的迹象,晚上7点,甚至出现心肌梗塞的迹象。
更可怕的是,这次心肌梗塞的面积上次更大,他的病情还在恶化。
而且,此时肺心病也开始折磨毛泽东,使他常常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嘴唇都憋得发紫。
7月6日,毛泽东又听到一个噩耗,他的老战友,朱德不幸病逝。
毛泽东和朱德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友情,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体会他此时的心情。
也没有人能知道朱德的逝世对他的病情影响有多大。
身边工作人员只知道,毛泽东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此时,毛泽东就连吃饭也要工作人员来喂。
很快,毛泽东就连别人喂饭都很难做到了,医护人员无奈之下只好为他配了鼻饲食谱。
后来即便是流质食物他也无法下咽,一到嗓子便呛住,引起心脏不适。
7月12日,医护人员只好让毛泽东通过胃管进食。
一直到毛泽东逝世,除了8月1日到13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进食情况较好、9月3日进食一般外,其余时间都较困难。
那时候的毛泽东,经常嘴唇发紫,浑身全是汗淋淋的。
他太难受了,身体经不起任何折腾。
工作人员换一次床单都可以让他昏过去。
毛泽东和工作人员
02、斗志昂扬可是,哪怕他躺在床上都动不了了,他依旧关注着国事。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后来深情的回忆道:
“他仍然没有停止过工作,他批阅大量文件,考虑着党和国家的大事,竭尽全力地为党、为人民继续操劳。他时刻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知疲倦地,忘我地工作着”。
就在这时,天不佑中华,中国遭遇严重打击,毛泽东又听到一个噩耗。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地震,随后又出现多次余震。
这就是著名的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
当时身在中南海的毛泽东也明显感觉强烈震感。
他彻夜难眠,辗转反侧,马上问工作人员,迅速查明情况。
清晨,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向毛泽东报告了唐山地震情况。
此时的毛泽东大多时间处在昏迷半昏迷状态。但他只要一清醒,便十分关心唐山震情。
他主动问工作人员要有关地震情况的汇报材料。
当他知道这场地震伤亡达24万多人,其他的损失难以估量时,他伤心地哭了,哭得撕心裂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毛泽东哭过之后,迅速激起了昂扬的斗志,他想好起来,他想要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他的斗志,让他的病情稍稍得到了稳定。他竟然不再满足于工作人员为他读报,而是坚持用已经恢复视力的左眼,开始以前他最喜欢的读书读报习惯,看起了唐山地震灾区人民抗震自救的信息。
3天后,毛泽东批阅了《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这是他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8月中旬,毛泽东再次出现心律不齐、早搏等心梗迹象,他的呼吸开始困难,他偏瘫症状明显加重。
从8月下旬开始,毛泽东的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经常处于昏迷状态。
中央三次发出特急电报,向有关领导通告他病危的消息。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不能起床,不能执笔写出清晰的字了,他甚至不能完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因此,每次他想下达什么指示,工作人员都是拿出纸笔,记下他的话;或者由他写下歪歪扭扭的几个字,然后工作人员重新写好后询问他是否是这个意思。
03、一个手势9月8日,毛泽东从休克中醒过来,嘴里忽然发出微弱的声音。
工作人员连忙抓起笔和纸放到他手中,只见他艰难地移动着铅笔,费了很大的劲,慢慢地划出了3道歪歪扭扭的线,就再也没有力气,继续写下去。
工作人员看到毛泽东写的字,都急哭了,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工作人员急,毛泽东更急。过了好一会儿,他的手又可以慢慢抬起了,他缓缓地,他在木床上敲了3下。
工作人员开始在琢磨了,毛泽东究竟想说什么了。
此时,毛泽东意识很清晰,他敲了3下,肯定是代指“三”字,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又有什么事可以和“三”联系起来呢?
这时,有个工作人员灵机一动,试探性地问到:
“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的消息?”
毛泽东当即点了点头。
原来,毛泽东在木床上敲了3下,意思就是“三木”。
而这个三木指的是当时日本自由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三木武夫。
日本第66任首相三木武夫
三木武夫(1907年—1988年),是日本政坛赫赫有名的人物,1937年就成为日本众议员,反对日本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
他是中国人的老朋友,1972年4月曾访问中国,公开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它不可分割的领土”,呼吁尽快恢复中日邦交。
田中角荣成为日本首相后,他就是田中内阁的副首相,是田中角荣的左膀右臂。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恢复中日邦交,三木武夫功不可没。
1974年12月9日,三木武夫继田中角荣之后出任日本第66任首相。
而此时,三木武夫正参加连任竞选,并且竞选形势相当不妙。
病危之际的毛泽东十分关注国际风云的变幻。当工作人员说出了三木武夫的名字时,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
工作人员赶紧向他汇报三木武夫竞选形势和日本国内政治风向,外交政策等变化。
这一次,工作人员准确的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可人们并不是每一次都能理解他的意思的。
事实上,就在之前的几天,毛泽东也打出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成为永远都无法获得答案的谜题。
04、父女情深就在毛泽东病危之际,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
1961年,由于种种原因,李敏在和孔令华结婚两年后,就搬离了中南海。
1963年以后,李敏和父亲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李敏、毛泽东、孔令华合影
1974年,毛泽东81岁,李敏想看望毛泽东,可她连中南海的门都进不了,别人三言两语,就把她给赶跑了。
1975年,李敏在外地工作,忽然接到堂哥的电话,说她父亲病重,这个消息令她心急如焚,火速赶往北京。
由于李敏继母的阻拦,她连父亲的面都没有见到。
等到1976年毛泽东病危时,李敏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父亲了。
直到此时,李敏才被允许和父亲相见。等李敏来到床前,看到父亲病成这个样子,眼泪又要流下来了,她竭力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她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毛泽东认出了李敏,叫她坐到床前,拉着她的手,带着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
“娇娇……你来看我了……你怎么……不常来看我呀……”
此时,毛泽东神智十分清醒,他仍然习惯地称呼李敏的小名“娇娇”。
李敏无法向爸爸道出个中缘由,她明显感觉到父亲的孤独和寂寞。
她又怎么忍心在父亲面前诉苦,让他烦心呢?
她努力让自己不哭,泪水却盈满了双眶。
毛泽东接着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李敏哽咽着回答道:“39岁了。”
毛泽东马上纠正道:“不,你今年38。”
这一刻,李敏心里更加难受,她的眼泪又一次涌上了眼眶。
接着,毛泽东艰难地打起了手势,他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轻轻地说了一句话。
李敏和毛泽东合影
毛泽东的声音很轻,李敏听不清,她用眼睛询问站在旁边的服务员张玉凤。
张玉凤摇了摇头,表示她也没有听清楚。
自己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李敏当时猜想,难道父亲是问自己丈夫孔令华的情况,可她又不能肯定,无助的她只好沉默以对,没有回答。
毛泽东看到李敏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心里很着急,但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解释了。
他没有再说话,无力地闭上了眼睛,他拉着李敏的手也松弛下来。
李敏见状,知道父亲累了,于是轻轻地退了出来。
此时的李敏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她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
05、未解之谜1976年9月8日,下午4点37分,毛泽东在看完最后一次书后,再次陷入昏迷。
这一次昏迷之后,毛泽东进入了昏迷,抢救,再昏迷,再抢救的循环。在昏迷与抢救的过程中,毛泽东渐渐向着另一个世界走去。
此时,谁也无法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他又还有什么未竟的事业,有什么话还没有交代清楚。
晚上7时10分,毛泽东呼吸急促起来,他用尽力气,努力的想睁开双眼,却没能做到。
无助的他只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身边护士孟锦云说:
“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说完,他一点反应都没有了,他陷入了极度昏迷当中,医生经过四个小时的抢救,也没有让他苏醒过来。
这句“我很难受,叫医生来”,成为他的遗言。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一代伟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
等李敏再次来到毛泽东卧室的时候,她和她的父亲已经是天人两隔。
李敏痛不欲生,四肢发软,她用尽力气,扑到了父亲身前,哭喊着道:
“爸爸,你的娇娇来了……”
那年北京的秋天并不是很冷,可李敏的心在瑟瑟发抖,她的身体忍不住的颤抖。
她多想父亲能再一次拉着她的手,她多想父亲能再一次叫她一声“娇娇”。
可这简单的愿望,却再也不能实现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多看几眼父亲……
毛泽东逝世后,李敏一直在回想自己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她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了父亲与自己最后一次见面。
她的心很疼,她也很内疚,很自责,为何身为女儿,却不知道父亲想对自己说什么?李敏一直猜不出、想不透爸爸最后的一个手势,和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和年幼的李敏、李讷合影
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多年,她都久久无法释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多年以后,李敏有一次同一个挚友谈起这个往事时。
这个朋友若有所思地猜道:
“你爸爸会不会是询问你妈妈贺子珍的情况,或是嘱咐你:要照顾好你的妈妈呢?
主席用手势比了个圆圈,这个圆圈是不是正合上你妈妈原来的名字桂圆的圆字呢?”
原来贺子珍的生日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所以贺子珍有个小名叫桂圆。
毛泽东和贺子珍在延安合影
李敏一听,觉得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这时,她开始后悔起来,她未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没能满足他最后的愿望。
否则,她一定会告诉自己的父亲,让他魂牵梦萦的妈妈,最近身体健康,她一定会好好照顾妈妈。
当然,这只是李敏愿意相信的一个解释,或许,这正是毛泽东的真实想法吧。
至于毛泽东这个画圈的手势是不是指贺子珍,他究竟想和李敏说什么,已经永远无法搞清了,这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而这个未解之谜,可能不会再有答案了。
你如何评价《四个春天》这部纪录片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而故事,它们或精彩、或振奋、或心酸、或无奈,只是随着时间而渐渐流逝了而已。纪录片《四个春天》的意外走红,在于将一对普通父母的真情实感,通过细腻如水的镜头记录和表现出来。生活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艺术的表达与生活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一切的平凡都变得充实而感人。
本片的导演和主演陆庆屹,曾经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15岁离开家的他,为了生存做过很多工作,却唯独对记录生活情有独钟。当他想到用镜头记录家乡父母的生活时,起初可能就是为了记录而记录,但随着日积月累的拍摄和感悟,那种融入生活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进而形成了这部评价颇高的《四个春天》。
客观真实与主观思想对于纪录片来说,镜头下的客观真实与拍摄者的主观思想,往往是对立又统一的。在《四个春天》中,本片的导演和主要记录者陆庆屹,占有和掌握了相对丰富的线索,毕竟,他是拍摄父母的生活。
在《四个春天》中,他对父亲的理解和定义是一个热爱生活和艺术的人,片中,陆爸爸种植物、拉提琴、唱山歌的镜头被记录下来,陆妈妈对山歌的“回应”,成了这对父亲之间深切感情的真实写照。
片中使用了大量生活场景的镜头,两位老人起居、干活、聊天、吃饭,让本片充满了真实感,仿佛观众就是镜头之后的那个人,在看着二老生活,品味着这个家庭的变与不变。
叙述思路与感染力《四个春天》建立在庞大而丰富的生活素材基础之上,对素材的精准选择和把握,是本片成功的关键。本片主创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生活情节,表现出两位老人之间的默契与真挚,以及一家人始终如一的乐观精神。
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常八九。片中,姐姐从并发到的离世,父母也跟着相继生病,让这个充满乐观精神的家庭,在环境氛围上突然为之一变。然而,两位老人的乐观与执着,却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他们用实际行动,跨过了生活上的这道坎。
看起来,本片充斥着大量的生活记录,但仔细去品味,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琐事,不仅成功塑造出陆爸爸的乐观与陆妈妈的急性子,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生活处处充满精彩。
人文精神与思考最亲近的人,往往是被容易被忽略的,就像当儿女时,父母的爱看起来就像是天经地义,但只有做了父母,才能深切体会到自己父母的恩情,感受到自己被他们的影响如此之深。相信看过本片的观众,会从内心中重新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记录的本质是发现美丽的瞬间,在《四个春天》中,摄影师出身的陆庆屹用几乎无可挑剔的构图,将平凡的生活拍出韵律和味道。《四个春天》向观众们证实了,只要有追求美好的心灵,就能够从琐碎的生活中发现并捕捉平凡之美。
世间爹妈情最真,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子女义无反顾的照顾,让父母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全部,现在,该到做儿女的陪伴和理解他们的时候了。
历史上的纳兰性德是怎样一个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族人。其父是康熙时期两大权相之一纳兰明珠,其家族为叶赫那拉氏,其曾祖姑母为清太祖皇太极的生母,家族与皇室姻亲关系不断。
纳兰性德文武双全,19岁参加会试,因病未能参加殿试,而后更加奋发读书,拜徐乾学为师,两年中主持编繤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后来又用三年多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包含历史、地理、天文、佛学、文学等诸方面知识。
在22岁时参加会试,殿试二甲第七名。被康熙钦点为三等侍卫,累升为一等侍卫。
1纳兰性德是个矛盾体。
他是个妥妥的富二代,注定一生富贵,心却游离于繁华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力如尘埃。身为满人,却痴迷于汉文化。身为武将,善博击,精骑射,能侍卫皇帝,骨子里却是个文人,人在仕途,结交的却是年长的落泊的汉族文人。一生为情所困。象传说中的浊世公子,却是一个真实的人。
2纳兰容若对文学的贡献。
除了前面提到他编篆的两本书外,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在31岁去世前留下的349首《纳兰词》。是由《侧帽集》和《饮水词》合并而成的。
在康熙十三年,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三年后卢氏难产去世。纳兰容若写的悼亡词破空而起,不仅整个清代,就是他自己,也再难于超越。纳兰容若的词在清代无出其右者。
3团结一批一世俊杰。
纳兰容若结交了一批落拓文人,多为江南的布衣文人。对朋友极为真诚,仗义疏财,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许多文人都围绕在他身旁,类似“平原君"。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纳兰容若帮助了一个被蒙古贵族俘虏为奴隶的一个文人,由于逃跑,每天被枷锁服役,他的朋友求了纳兰容若,容若把他解救出来,那篇文章称纳兰容若是汉族文人的真朋友,而我就是从那时开始了解纳兰容若的,我查了一下,没找到原文,但大意决不错,不是《人民文学》,就是《收获》上载的。
3纳兰容若和《红楼梦》,
明珠和曹寅同朝为官,同为康熙的心腹,问样在九龙夺嫡时站错了队被抄家,两家有一定交往是必然的,所以纳兰容若也可能是贾宝玉的原形之一。
曹雪芹都知道写人物是山西的头,河北的身体,河南的脚,通过艺术加工,再创作的人物,我们何必非得当那一家的家史看呢?
农村老人去世后为何要把生前的衣服烧掉
农村老人去世后为何要把生前的衣服烧掉?现在农村老人去世的原因,大多是因病的多,正常的寿终正寝和摔坏致命并不多。老人生病,普通正常病,不传染他人,是没有关系的;若是传染病,后辈子孙,必须注意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染上疾病的风险。因此,老人去世后,所穿过的衣服,特别是生病去世的人所穿的衣服,一般情况下,都不保留,全部烧掉或随葬入土。具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老人去世后,衣服留着无用,占用居家生活空间。现在,农村每个家庭,人们居住的环境是有限度的。家里的老人去世后,衣服留着是没有用去的。这些衣服,作为废物处理,觉得对生他养他的老人不孝不敬,于心不忍。这些衣服留着,又占用后辈人的生活居住空间,影响家里的整洁瞻观,又是蟑螂、老鼠、害虫寄居的地方,会给家里带来不少的麻烦。所以,当老人离世后,老人留下的衣服随老人一起烧掉,或者随老人入土埋掉。
第二,老人去世后,衣服防止传病,影响后辈身体健康。有些老人,生前患上有许多传染性的疾病,所穿的衣服上,存在大量的活性能够传染他人的病菌病毒。这些遗物,留在家里,后患无穷,不如直接随老人离世后,直接一次性地处理掉,避免给家里后辈带来病源。另外,老人离世后,衣服留下没有什么用处,只白白占居家里人生活空间,不如随老人离世,一次性处理。所以,为了家里后辈人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只好将离世老人的衣服随他烧掉,或者随老人入土埋葬。
第三,老人去世后,避免睹物思人,影响后人思想情绪。老人离世后,有孝敬的晚辈,对老人无比的尊重和爱戴,老人离世后,总避免不了睹物思人,严重地影响个人思想情绪,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为了避免影响家里人的正常生活,和家里人的思想情绪,避免睹物思人,只好将其烧掉,文明寄托哀思。所以,农村人,一般情况下,将离世的老人所有衣服,统统的全部烧掉,避免影响后辈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第四,老人去世后,衣服应该带走,尊循传统文化习俗。我国是一个文明的古老的国家,有丰富的民族丧葬文化习俗。一般情况下,家里老人离世后,应该尊循古老的,遗传下来的民族丧葬文化习俗,将老人遗留的衣服,随民族丧葬文化习俗,给用火全部烧掉。所以,农村老人离世后,所留下来的衣服,全部随着古老的丧葬文化习俗烧掉了。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