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转识成智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会心不远,是什么意思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转识成智是什么意思和会心不远,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情商与智慧的区别
情商和智慧的区别在于,情商是情感方便,智慧是在各个方面。
情商一般会用在情感关系当中,有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恋人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在情绪的认识和疏导的能力。
智慧有时候还要分开说,在传统文化当中,智和慧是不一样的,有静中生慧、急中生智,也有定中生慧、转识成智的说法。总体来说,智慧是能看清对人事物的变化规律,认清本质、真相。
唯识论主要内容
唯识论说,人类从诞生以来,就有“我执”与“法执”,以致迷失大智。所以唯识论的目的,就是教人破除我、法二执,转识成智,以便见到自性。唯识论指出识有八种,分为三类。前六识为“了别识”;第七识为“思量识”;第八识为“藏识”,藏有前六识认知事物所必需的种子,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又能因时、因地、因事、因物而变异所藏的种子。种子分“有漏”与“无漏”两类:有漏就是有障碍,不利于开显大智;无漏则无障碍,有利于开显大智。从物理学来分析:前者的原因是各种波的扰动;后者则是波动平息。
八识可以各自为主,产生“现行”或功能,总称为“心王”;与心王相应的后效应称为“心所”。例如眼看花,眼识心王起作用,产生的贪爱称为心所。心所共51种,其中有5种“偏行”(如作意、触、受、想、思),5种“别境”(如念、定、慧等),11种“善行”(如无贪嗔痴、精进等),6种“根本烦恼”(贪、嗔、痴等),20种“伴随烦恼”(如忿、恨、悭、嫉等),以及4种“不定”状态(悔、眠、寻、伺)。心王与心所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分为4个部分。
见分——自己见到外界环境与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相分——见到外物后,在心中所留下的形象;对事理分析后,所留下的概念。
自证分——自己体验到见分所留下的相分,这实际上是第八识的染分与第七识的联合作用。另一方面,见分与相分属于前六识的作用,至于谁去识别这些作用,那也是第七识的执著与第八识染分的认知。证“自证分”——谁去认知“自证分”是否存在,那只能是第八识的净分(无漏种子与无漏法)。常人也有这个净分,但被染分所蒙盖,无法显现“证自证分”,但这个“证自证分”的潜在功
能仍然是存在的,就是圆融无碍的整体智能。
八识染分种子遍及法界也藏于第八识中,如何产生“我”与“法”,须待缘法而起作用。缘法概括为四个方面:
因缘——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感性认识。也就是能缘而缘,即主观认识客观。
所缘缘——所缘而缘,即被缘生的概念去攀缘其他概念,是自心缘自心,如理性思维活动。
等无间缘——缘生缘灭,依次无间,刹那相续,如同串珠,形成平等无间断的连续缘,如联想记忆等。
增上缘——六根因境发识,力用增强。诸法生时,不受障碍,称为“顺增上缘”;例如我们研习自性,智慧上增,是顺增上缘;另一方面,如果诸法受到障碍,但仍能上增,称为逆增上缘。
与上述见分有关的方式是四种量:
现量——直接量,如五识直接缘五尘,这是通常情况;至于超常情况,则是亲自证到自性光明或实相境界。
比量——间接量,用已知之事,比喻未知之事。
非量——错误量,即与事物不符合的思虑、语言、文字。
圣言量——圣人用现比二量,亲自证得的经、律、论等。
与相分有关的状态是三类境:性境——从哲学来说,“性名自有,不待因缘”;故性境是不生不灭、超脱因缘而本具之真空境界,永远存在,如实相之理体、自性之真空。对于世俗法来说,器世间的一切物质虽不能久住,但却相对存在,故权且称为“相对性境”。
独影境——其中有“无质独影境”,如单独由第六识无中生有、所虚构的影像。此虚相既无能生之种子,也无所依之实质,例如通常所说的龟毛兔角;事实上龟无毛,兔无角。此外尚有“有质独影境”,如第六识缘器世间有质之景物而独生之影像。
带质境——包括“真带质境”与“似带质境”。前者以心缘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为我时,二者都是心法;其所执之我相是第七识真正挟带第八识之本质而生起。后者以心缘色:色法各带有质,可随人之心识而变化,产生相似境。这里的质是针对世俗法来说的;从无为法来说,一切物质之本体为空,无所谓质,有质就有障碍。
有为诸法本无自性,都是依靠众缘相迂合而生,故称为“依它起性”。如果不认清“依它缘生”之法变化无常,而周遍计量,执为实有,则称为“遍计所执性”。相反若能识破一切有为法,是依它起自性,并非实性;而不偏计执为“有”,但也不执为“无”,称为“圆成实性”。如此非有、非空,才是真正实性,圆成中道,属于无为法。
唯识论唯恐常人执著上面的三自性,于是建立“三无自性”。就是针对“偏计所执性”,提出“相无自性”;针对“依它起性”,提出“生无自性”。虽然“圆成实性”是中道,是胜义,但也不能执它;如果执它,就回到偏计所执性,因此又提出“胜义无自性”。这实际上是教人既不执空,也不执有;既不执有为法,也不执无为法;才能真正悟证实相,返回自性。
从根本上讲众生的意识是从哪里来的
意识是这样来的:1、物质基础:遗传的人类大脑结构,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2、意识产生、加工的原材料:通过感官,大脑把从客观外界接收的各种信息刺激传入大脑神经元,保存起来。储存的信息越多,意识进行加工、进行判断的原材料越多,思维就越活跃,意识的客观性越大;3、思维逻辑是唯物辩证的,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认识,而相反必是错误的认识与结论。
会心不远,是什么意思
这句来自《菜根谭》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心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译文】善于领会大自然情趣的话,并不需要太多的奇花异草之类;只要看到一个小小的池塘和几块奇形怪状的小石头,就能象置身名山大川一样赏心悦目。
全息心学,心在念上。在注重心与身的信息连接,心与念的能量连接下,用心去念这段心,念念相随,必有回响,才能了知“修心在于护念,护念在于调心;调心在于转念,转念在于定心”的全息心学之道。
静心内观,我们不少人都知道,疾病是从妄念恶念而生,潜意识与意识不调和而生的,身病又是心病的外延。而当我们掌握了全息心学,就会调心去念,静心无念,平衡调节,对身心各个层级的疏导平衡整合,才能开启修心、修性、修德的生命系统程序,快乐舒心地生活。[2]
扩展资料:
宇宙阴阳和合而生,天地互为阴阳而动。由陈公所著的全息心学论之《会心不远》的第一部分,是从“有相”的大阳显性层面开始,阐述了宇宙的全息虚空场与人体的全息对应关系。
第二部分从“无相”的大阴隐性层面,阐述了人体意识、潜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全息对应关系。
第三部分从“中道”的阴阳和合层面,阐述了如何以中观思维,反观自心,停止妄念,转识成智,息苦定心的全息心学修心之道。
参考资料:
关于转识成智是什么意思,会心不远,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