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病故的故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及和变故的故的意思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是什么意思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所以把自己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乐事了。
作品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
作品译文:
水源干枯了,鱼儿一起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湿,还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掉。与其称颂尧而谴责桀,不如把两者忘掉来归化那道。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乐事了。
二、有哪些词可以表达死的意思,要求全面
对于死亡,古汉语有很多种表述。
一、由于死者的身份、地位、辈份不同,对死亡的表述是不一样的。
1.皇帝死了,称“晏驾”、“驾崩”或“崩”;皇后死了,也常称“崩”、“驾崩”,有时又称“薨”。小国国君死了也称“薨”。如:
A.有顷,上崩,秘不发丧。
B.皇后长孙氏驾崩。
C.地震。夏四月,孝崇皇后氏崩。
D.秦献公薨,子孝公立。
2.公卿(公爵)死了,称“薨”。如:
贞观十七年……徴薨,命百官赴丧。(魏徴死前被唐太宗尊为郑公)
3.一般侯、伯、大臣死了,称“卒”,有时称“死”。少数公爵(地位一般)死了,也称“卒”。如:
A.十二月,武阳公李大亮卒。
B.梁车骑将军、永昌侯韦睿卒。
C.梁永安侯确谋讨侯景,不克而死。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死”,不光有“死亡”之意,还暗含“非正常死亡”的意思。
4.一般士大夫、官员,以及平民百姓死了,也常称“卒”或“死”。如:
A.吴镇海判官陈彦谦卒。
B.澶州贼帅王琼攻契丹将郎五,不克而死。
二、由于对死者的感情、态度的不同,对死亡的表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1.对死者的“死亡”含有赞许、褒扬意思的表述。如:
捐躯:(为崇高事业)献出生命。
就义:为正义事业被杀害。
牺牲:为正义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2.对死者表示尊重、敬重或对死者的“死亡”表示惋惜、同情。如:
见背:指长辈去世,婉辞。
升天、归天、谢世、辞世、与世长辞,寿终正寝、仙逝等都是表示值得尊重的人的死亡,同时又是“死亡”的婉辞。
夭、夭折、殇:指未成年而死去,表示对死者的不幸死亡惋惜同情。
3.对死者“死亡”含有批评指责的意思,表示鄙视。如:
毙、毙命:用于人时含贬义。
呜呼、一命呜呼:一般借指死了,完蛋了,含贬义。
4.还有一些词,感情色彩不是很明显,属中性表述,用在一般人身上都可以。如:
逝、逝世、去世;没、殁;终、亡、故、亡故等。
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死亡”的表述也有所不同。
1.口语表述,通俗易懂。可分三类:
A.婉辞:常用的有去了、走了、不在了、享福去了、仙游去了等。
B.贬义:常用的有上西天、见阎王、完蛋等。
C.中性:常用的有死、死亡等。
2.书面表述,文雅庄重。一般是按照死者身份地位和道德修养及其影响来表述,其中,身份地位是主要的。
A.皇帝、皇后、太后:驾崩B.公侯大臣:卒C.老人:故、逝D.一般人:死、亡、没、殁E.未成年人:夭、殇
三、亡死故逝殁卒的区别
卒于逝于故于殁于区别:
“卒于”形容未满六十岁死者,“故于”形容六十岁之后死去的人。“殁于”主要用于形容没有终老的非正常死亡,也就是死于非命。而“逝于”主要用于对尊敬的长者的去世,在讣告、追悼文等处比较常见。
造句:
1、善刀者毙于刀,善谋者卒于谋!
2、论者普遍认为,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
3、会昌六年白居易卒于洛阳履道里故居,遗名葬于香山寺和满大师塔侧。
4、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5、翌年,奉旨赴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途中病卒于广东潮州普宁行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