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方面,脑瘫患儿往往表现出比一般儿童发育迟缓或出现某些异常行为。比如婴儿容易出现惊吓、哭闹不止、厌乳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在喂食、饮水、进食咀嚼和吞咽时,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同时会出现流涎和呼吸困难的现象。他们也可能表现出感觉过敏,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感到惊恐,拥抱反射增强并伴随哭闹。在肌肉方面,他们可能会出现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四肢僵硬等症状。这些表现偶而在正常婴儿中也能看到,但如果出现多个症状,并且结合病史中有脑瘫高危因素,则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关于脑性瘫痪的相关知识,脑瘫患儿的三大特点包括胆量小、睡眠少和依赖性强。其中,依赖性是最主要的。只要改善患儿的依赖性,其在康复中的效果就会更快。由于行动不便,家长的过度照顾使患儿养成了依赖习惯,因此他们几乎不会自己做任何事,缺少锻炼。只要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便能养成独立习惯,对孩子的康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在功能训练方面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自己适应各种动作,避免孩子不正常用力,不做高难度的动作。除以上要点外,家长应注意孩子不配合训练时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地帮助孩子完成功能训练。脑瘫患儿要想恢复得快,需要家长有耐心、患儿用心配合、医生有决心。也就是说家长要密切配合训练,不光是在训练室,回到病房或家里也要给孩子训练。除此之外,利用语言来引导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大量实践证明,一边训练一边用语言来刺激孩子,效果会更明显,同时孩子的语言和智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痉挛型(Spasticity)是脑瘫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患者的比例高达六成至七成。该类型通常与其他类型的表现混合出现,主要影响锥体束系统,表现为中枢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肌张力增高,活动受限,姿势异常。这种类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几种表现。例如痉挛性偏瘫,主要是影响一侧肢体和躯干,上肢的受累程度往往比下肢更为严重。这类患者通常会有偏瘫步态和肢体运动受限等问题。再比如说,痉挛性双瘫则表现为四肢受累,但下肢的受累程度较重。还有痉挛性四肢瘫、痉挛性截瘫等类型。这些类型的症状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但都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手足徐动型(Athetosis)约占脑瘫的百分之二十。其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统,表现为无法控制的自主运动。当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会出现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等现象。这种类型的患儿通常会有语言困难和说话含糊等口腔肌肉受累的表现。随着围生期保健的普及,这种类型已经变得较为罕见。
强直型(Rigidity)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和身体异常僵硬等症状。患者的运动减少,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当被动运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会有持续的阻力。这种类型常伴有严重的智力低下。
共济失调型(Ataxia)主要病变在小脑,表现为步态不稳、四肢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这种类型的患儿会有意向性震颤和动作转换困难等表现。这种类型也比较少见。此外还有震颤型和肌张力低下型等较为罕见的类型。对于混合型的患者则可能表现出多种类型的综合症状。例如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可以同时出现,但仍有少数病例无法明确分类。对于脑瘫的诊断和治疗需要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方案制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