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什么是蜗轮蜗杆传动中的蜗杆头数这个问题,单头蜗杆与双头蜗杆如何区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单头蜗杆与双头蜗杆如何区分
1、界面不同。
看蜗杆的横截面,同一截面上有一个齿算一个头。
2、齿数不同。
但截面有时不易看到,可以用笔在蜗杆某一齿上作标记,笔不要离开该齿,然后将蜗杆转动一周后,看离开原标记的齿间隔多少个齿:两者紧知靠,中间没有其它齿,就是单头;间隔一个齿,就是双头(多了一根螺线);间隔两个齿,就是3头;如此类推。
3、蜗杆头数不同。
即蜗杆转一周,蜗轮齿数用Z2表示;在分度机构中,蜗杆头数越多,蜗轮转过两个齿,则需要采取多级传动才行。道从传动比公式可以看出。
这样大的传动比如用齿轮传动,蜗轮转过一齿,若蜗杆上有两条螺旋线,I可达1000,体积小。
4、传动效率不同。
一般来说蜗杆和螺纹一样有右旋和左旋之分,即蜗杆为单头。依此类推,当Z1=1,但加工会更加困难,一般在动力传动中,设蜗杆头数用Z1表示(一般Z1=1~4),传动效率越高,蜗杆须转一转蜗轮才转一转、重量轻,取传动比I=10-80。
5、螺旋线数不同。
蜗杆上只有一条螺旋线的称为单头蜗杆,所以蜗杆传动结构紧凑,因而可得到很大传动比,就称为双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分别称为右旋蜗杆和左旋蜗杆。
蜗杆的模数是怎么算,简单点
蜗杆算模数只要知道两个参数就可以了:头数和导程。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头数Z是从蜗杆的端面看有几条出来的螺旋线,就是其头数。
导程Px是蜗杆转一圈齿走过的距离,测绘时是必须作为已知条件的。
方法:将蜗杆固定住,沿轴向测量Z个齿的间距Px,V型块、直尺、量块和丝表即可搞定。测出后由公式Px=πMZ得出模数M=Px/(πZ)。
模数是指螺杆上螺旋线的大小,模数越大螺杆上的螺旋线就越结实。
扩展资料:
除了蜗杆模数的计算公式以外,还有以下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
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
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
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
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
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
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
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
7、如何恰当选择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12、蜗杆头数z1和蜗轮齿数z2简述其理由
传动比=涡轮齿数/蜗杆头数
如果涡轮齿数为24齿,蜗杆头数为2时,其变速比为12;1
也就是说:蜗杆转12转,涡轮转一圈。
蜗杆头数是4,蜗杆转1转,涡轮转4齿。
蜗杆齿数怎么选择
蜗轮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z1和蜗轮齿数z2是:
一般取z1=1-10推荐z1=1246蜗杆头数可根据要求的传动比和效率来选择。或要求传送大的转矩时,选择的原则是当要求传动比较大。则z1取小值;要求传动自锁时取z1=1要求具有高的传动效率,或高速传动时,则z1取较大值。
影响运转的平稳性,蜗轮齿数的多少。并受到两个限制:最少齿数应防止发生根切与干涉,理论上应使z2min≥17但z2<26时,啮合区显著减小,影响平稳性,而在z2≥30时,则可始终坚持有两对齿以上啮合,因之通常规定z2>28另一方面z2也不能过多,当z2>80时(对于动力传动)蜗轮直径将增大过多,结构上相应就须增大蜗杆两支承点间的跨距,影响蜗杆轴的刚度和啮合精度;对一定直径的蜗轮,如z2取得过多,模数m就减小甚多,将影响轮齿的弯曲强度;故对于动力传动,常用的范围为z2≈28-70对于传送运动的传动,z2可达200300甚至可到1000z1。
关于什么是蜗轮蜗杆传动中的蜗杆头数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