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什么叫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指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属于复染法。这种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革兰于1884年所发明,最初是用来鉴别肺炎球菌与克雷伯肺炎菌。革兰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区别。
经染色后,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从而用以分类鉴定。染色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再用95%乙醇脱色。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
原理: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该染色法之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因为一般认为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进行染色的。
步骤:
(一)涂片固定
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进行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少许,置载玻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做成菌悬液并涂布成直径约1cm的薄层。
(二)染色
在固定过的涂片菌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液应完全覆盖整个菌膜,染色1min。
(三)水洗
染色到一定的时间,拿住玻片使之成450角,用细小的水流把多余的染料冲洗掉,被菌体吸附的染料则保留。
(四)媒染
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min。在媒染处理时,媒染剂与染料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可增加染料和细菌的亲和力。
(五)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用细小的水流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
(六)脱色
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s~30s后再进行水洗,吸去水分。
(七)复染
蕃红染色液染色10s后,自来水冲洗。
(八)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扩展资料
标本干燥后即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有三个:
(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
(2)保证菌体能更牢固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水洗时被水冲洗掉。
(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
革兰染色法三大学说
革兰氏染色原理目前有三种观点: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和渗透学说。
等电点学说
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在pH2-3,比阴性菌(pH4-5)低,加之碘为弱氧化剂,可降低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致使两类菌的等电点差异扩大,因此阳性菌和碱性染料的结合力比阴性菌更强。
化学学说
碘液在菌体内与结晶紫结合后又和菌体内核糖核酸镁盐-蛋白质复合物结合,此结合物不易被丙酮酒精脱掉,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因革兰氏阴性菌缺乏核糖核酸镁盐,故对碘与结晶紫结合物摄取少,且不牢固,易被丙酮酒精脱色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渗透学说
乙醇使阳性菌所含粘肽多糖脱水而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在菌体内保留了染料-碘复合物,呈紫色。阴性菌含粘肽少,细胞壁变化不大,通透性不受影响,菌体内的染料-碘复合物较易透出,失去紫色,被复染成为红色。
简述革兰染色的方法及意义
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1分钟后,自来水冲洗。干燥,镜检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