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夏假是什么意思,夏指的是什么节气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为什么热的天气就被称为夏天,夏天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说文通训定声》:“夏,象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考古专家王迅称,现代考古中已发现了最古的“夏”字。笔者去拜访王迅先生时,他出示了刻有“夏”字的石块照片(见图),该石块明显是经人工打磨过的,上面有不少“笔画”,其中有3个字,王迅释为“伐夏社”,个“夏”字与从甲骨文中找出来的“夏”字在结构、形状上明显有异。
这个最古老“夏”字的石片是2007年从河北省邢台市境内的补要村古遗址出土的,年代为先商时期(夏朝末期,殷商尚未立国),目前国内考古圈也多异议。如果补要村发现的“夏”字真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夏”字,不仅将重新定义“夏”字,连中国文字史都要改写。但是,即使补要村发现的“夏”和从甲骨文中找到的“夏”字都是真的,“夏”字为什么成为季节名以及为什么用“夏”定义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仍难以说清。
对于“夏”的原始本义,如前面提到的,有的说与农业生产有关,有的则认为字涉舞蹈。如果说“夏”字与舞蹈关联,那甲骨文中这个字(甲骨文,见版面图),倒可能真是“夏”字。不过,在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中,将(甲骨文,见版面图)字释为“页”。不论(甲骨文,见版面图)是“夏”还是“页”,与上面提到的和农业生产关联的“夏”字相比,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字上面都有“人头”。
对这个“人头”如何理解?一种可以看作农业劳作时,头上热得出汗了;再一种是气温高,导致头上冒汗,用手理发散热。据此,古人用这个“流汗”的夏字来命名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便不难懂了。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中对“夏”字已有类似解析:“夏,象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对照这个(甲骨文,见版面图)造型,朱骏声的说法倒颇妥当,而在朱骏声的生年甲骨文还未被发现。
另外,如果从“夏”与舞蹈有关的角度考察,“夏”字最后成为季节名也能解释通,跳舞跳出了汗,这与人们在夏季高温出汗是一样的,用“夏”字表示热天很自然。
但古人选“夏”作为高温季节的名称还有别的考虑。西汉扬雄《方言》释“夏”:“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暇。”东汉刘熙《释名·释天》也有类似的意思:“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礼记·乡饮酒》说得更具体:“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大概意思是,南方是夏的位置,所谓“夏”就是“大”之义;南方养育万物,使它长大,这就是“仁”。
用“夏”字来定义热天,原因即在“大”上。因为在夏季,植物、庄稼生长最快,变大了。从这种字义上讲,将一年中的高温季节定名为“夏”还是很形象的。所以《说文通训定声》引《三礼义守》称:“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文/倪方六)
二、夏指的是什么节气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古人认为“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是大的意思,“假大”指植物拔节长大,进入快速生长期。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三、立夏的具体时间是几点几分
2023年的立夏时间是五月六日的十四点十八分三十四秒。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長的一个重要的节气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