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推荐的方法一,开发者平台应用商店的途径。我们主要将通过不同开发者的平台进行上传,包含多种平台的支持,例如硬件开发商的APPStore和Ovi,软件开发商的AndroidMarket和WindowsMobileMarketplace等。而在国内市场,则主要依赖于硬件开发商商店、网络运营商和独立商店等支持。其中网络运营商如移动MM、电信天翼空间、联通沃商店等,独立商店如安卓市场、安智市场等,也包含像OpenFeint这样的独立平台。
应用推荐的方法二,线下预装策略。对于想要成为手机原始配套应用的企业来说,这需要强大的实力。否则,就需要向手机厂商或运营商支付费用。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效果显著,主要通过移动广告联盟进行推广,转化率较高,可以达到25%左右。
应用推荐的方法三,网络广告营销策略。这种方法是借助网络力量进行推动和增加曝光率。它主要包含两种形式的广告推广:一种是PC网络广告,如硬广、富媒体广告和搜索广告等;另一种是移动网络广告,这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国内的移动广告平台也十分发达,可以针对用户群进行精准匹配推广。
应用推荐的方法四,内容营销策略。这种策略主要依靠网络媒介来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在选择网络平台时,应选择具有权威性和评价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企业需要有一名公关人员来负责营销企业形象,提高用户口碑和增加宣传力度。
二、多样化推广策略
APP推广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推广策略:
(1)线上线下活动推广:通过策划各种活动来吸引新用户或保持老用户的活跃度。线下活动通常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拉新,而线上活动则需要借助第三方app活动运营工具进行活动的快速搭建和用户的埋点。
(2)ASO优化:这是一种提高APP在各类关键词排名中的策略。虽然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但初创公司或小型企业仍可以选择一些小众的关键词进行优化,虽然速度较慢但仍然可以提升排名。
(3)垂直论坛推广:大型垂直论坛如豆瓣、知乎等都是不错的推广平台。通过发布关键词软文或联系吧主置顶帖子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APP的曝光率。
(4)广告位合作:找到目标用户活跃的平台进行合作,进行广告位投放,可以带来流量和品牌曝光。
(5)入驻各大应用平台和商店:这是用户习惯的下载方式,因此入驻各大平台可以让用户在不同平台都能找到你的APP。
还有刷榜推广的方式,但需注意风险较高,包括被appstore警告、技术不稳定以及依赖刷榜导致其他营销渠道忽视等问题。同时还有网盟和平台的推广方式,如积分墙、in-APP展示类banner等,这些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移动DSP:目前已知有力美和mediav两家公司在做移动DSP推广,但因刚起步,它们自身的同学都不建议我们尝试,因为缺乏历史数据,优化依据不足,价格偏高。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媒体资源大多接入google、inmobi等大平台。关于移动DSP未来是否会成为一种可靠的投放方式,尚不确定,期待其发展。
应用推荐类:
1. APPStore:如金山、限免大全、搞趣、APP123等,主要采用CPT结算方式。由于IOS推广渠道资源有限,价格不断上涨。例如,金山在2014年的许多合作都需要走年度框架,即使按照CPA合作,电商类的价格也要达到每激活用户12元。这类渠道的用户质量良好,基本不会掺假,数据较为可靠。但长期投放后,用户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推广效果会下降。像今日头条和百思不得姐等应用可以内容植入,也可以谈CPS合作。
2. 越狱类:如PP助手、同步推、快用、91等,主要也是采用CPT结算方式,可以沟通CPA合作。这些渠道的量还不错,但由于我们没有越狱的渠道,所以了解不多。
网盟&平台:
1. 积分墙:在android系统中,正常情况下不建议做积分墙推广,因为android的应用商店资源丰富,无需通过积分墙来冲榜。但如果想要提高某一特定市场的排名,可以购买一些下载量。例如,万能的淘宝就能找到提供此服务的商家,性价比很高。对于网盟平台,如果按CPA购买,最好与对方商定一个具体的CPA价格,并设定一些KPI,如次日留存率或24小时购物率等,以确保用户质量。
2. 网盟&平台合作:如亿玛、安沃、adsage、微创等,合作方式可以是CPC、CPA(应用推荐位置)等,并可代理一些应用市场的资源。例如,AT与安卓91、360市场合作良好,可享折扣等优惠。推广费用多且签了框架的合作伙伴,每月都有优先选择媒体资源的权利。
应用市场:
推荐几个iOS第三方市场:搞趣、限免大师、91助手、360助手和金山电池。
对于Android市场,它是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市场。由于政策原因,Google Play并未像iTunes一样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因为终端市场和运营商的介入,市场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我将Android市场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A. 官方市场Google Play;
B. 第三方市场,如机锋网、安卓网、安智网等;
C. 终端品牌市场,如智汇云、三星市场、金立市场等;
D. 特殊版本的市场,如Android 4.3 Jelly Bean版本等;
E. 运营商市场,如移动MM等;
F. 其他平台如wap站、PC客户端、web站等。由于Android的开放性,许多市场只需下载到手机即可安装,因此G至I的市场类型就省略了。在互联网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其他的推广类型。
接下来谈谈特殊市场。我觉得中国人善于发掘并利用各种机会,任何和谐的环境都可能被打破平衡。在此我推荐几个特殊的市场:
A. 积分墙等广告商刷量市场;
B. 人肉刷评论市场;
C. 服务器刷量市场(存在风险);
D. 真机刷量市场(iOS也适用);
E. Push通知市场;
F. 恶意软件潜伏安装市场。这么多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抄袭”和“刷量”成了两大特色。流量共享方面,每个软件都有应用推荐区域,可以通过自有资源和他人进行置换。公司可以通过实习生进行线下推广宣传等精准推广策略。另外还要关注线下渠道推广、社会化营销以及SNS分享等方式。对于小团队来说,推广成本可能是一大负担,建议在选择推广渠道时避免全面铺开。可以先从iOS入手,验证产品的市场需求再考虑后续的发展。别忘了私域推广的成本很低而价值极高。“私密相册”就是优秀的案例。很多可以深入探讨的点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对于Android的第三方渠道分为几大类,比如论坛出身的渠道、PC工具出身的渠道等以及一些老市场和巨头的介入等。总之Android的第三方渠道五花八门且种类繁多,收集起来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与智慧。